解读一:
“打虎拍蝇”335人
2013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4094件,同比上升56.2%;初核违纪线索1010件,同比上升41.8%;立案396件,同比上升18.2%;结案337件,同比上升27.6%;给予党政纪处分335人,同比上升24.5%,其中县级干部10人,同比上升66.6%,科级干部56人,同比上升19.1%;采取“两规”、“两指”措施14件14人,移送司法机关19人。其中,重点查处了市交通局原副局长周某、市旅游局原副局长陈某、竹山县原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某、郧西县原副县长徐某等9名县处级干部(其中正县级2名、副县级7名)和5名乡科级干部案件,自办案件同比上升75%。
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不仅查办了一批在当地有影响的案件,而且办案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204人。全市法院系统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案件127件。
解读二:
处理违反“八项规定”404人
去年,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出台后,市委高度重视,及时制定《实施意见》,市纪委、监察局跟进推出《监督问责办法》,建立了市、县两级联动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围绕公车私驾、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反工作纪律等重点问题,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中秋节、国庆节等关键节点,严肃查处了一批各类违纪违规行为。
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监督检查360余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249个,处理40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5人,市纪委、监察局分4期对32起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对全市党员干部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解读三:
问责党政干部122人
报告显示,去年十堰纪检监察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保”、“六增”的工作目标,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加强对武当山机场建设、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等重大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有序推进。
在对“三违”整治、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重点工作的执法监察中,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去年共查办“三违”案件41件,处分党员干部42名,城区共拆违86.1万平方米。加大对责任事故的追责问责力度,对去年“4·3”张湾蔬菜市场火灾事故、“4·24”郧县柳陂金矿垮塌事故、神定河污水处理厂事故等进行了调查处理,相关人员受到责任追究。
去年,全市共受理行政效能投诉67件,查实11件;办理党政干部问责案件33件,问责122人。进一步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48个部门518项减少到27个部门77项,行政审批项目减幅达85%。
解读四:
“百姓问政”促40个问题整改
去年,全市共开展“百姓问政”活动4次,2名副市长、24名部门“一把手”接受问政,群众关注、妨碍民生、影响发展的10大类40个问题全部督促整改到位。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强化组织协调,积极发挥各牵头部门职能作用,统筹推进“七个专项治理”工作,不断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案件的查处力度,共调查处理各类案件158件,111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清理清退违规资金739.89万元。
解读五:
11家单位成省级源头治腐示范点
2013年,十堰纪检监察系统继续深化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全市共有11家单位被省纪委授予省级源头治腐示范点。扎实开展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12家单位被列为市级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示范点。
一年来,全市领导干部上交礼品礼金359.71万元,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28.32万元、“小金库”121.83万元。市纪委、监察局对近年来查处的6起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制作了《贪欲之害》警示片,组织全市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对照反思,收到良好的教育警示效果。
解读六:
继续保持治腐高压态势
报告明确了今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四届八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反腐倡廉与改革发展力度统一,聚焦中心任务,推进改革创新;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坚决纠正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意见,强化执纪监督,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大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审查力度,继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来源:十堰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