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市民私家车内三块绿松石离奇被盗,东岳公安分局刑警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发现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神秘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将其抓捕。截至发稿,物价部门正在对被盗绿松石进行价格鉴定,以作为量刑的证据。

被盗的绿松石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谭祥军 特约记者 朱晓慧 刘道西 通讯员 杨炯
一私家车内绿松石被盗
2014年1月2日,市民王先生向东岳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报警称,他放在自家车内的3块总价值13万元的绿松石不见了,一起被盗的还有一部手机,一块手表和2条黄鹤楼1916香烟,涉案总价值14万余元。
侦查员赶到现场发现,王先生所驾车辆的副驾驶一侧玻璃已破碎,但是从碎裂的痕迹来看,并不像是被重物砸碎的,而像是玻璃自己裂开的。民警调取沿途的监控录像,发现嫌疑人作案后往火车站方向逃窜,怀疑其极有可能在车站附近的旅馆内落脚。拿着视频截图上的照片,民警开始对火车站附近的宾馆、旅店逐家走访。
一家宾馆的工作人员向民警反映,相片上的人看着十分面熟。民警从该宾馆住宿登记中找到一位名叫肖晓(化名)的郧县籍男子,户籍信息反映,其外貌与视频中的嫌疑人十分相似。
狱友手机牵出另一神秘男
正当民警准备围绕肖晓展开工作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乱侦查员的计划,受害人被盗的手机在一个叫许康(化名)的男子手上找到。通过对许康的询问,得知被盗手机是他一个名叫汪乾(化名)的狱友借他玩的,他并不知道手机的来历,而通过许康对案发现场视频截图的辨认,确认犯罪嫌疑人就是汪乾。
根据许康提供的线索,汪乾是河南人,曾因抢劫坐过牢,目前正在温州某工业区打工。民警用汪乾的户籍信息办理上网追逃,并通知温州警方协助查找。没过两天,从温州警方反馈的消息,暂住温州某工业区的外来人口中,并没有这个叫汪乾的男子。办案民警立即驱车赶往温州,到当地公安机关找来暂住人口登记本,对56000多人的基本信息逐人逐项进行比对,确实没有发现这个叫汪乾的男子,却在查找中意外发现一个叫肖晓的男子与汪乾的户籍照片十分相似。
联想到之前发现的那个“肖晓”,民警大胆猜测,这个“汪乾”和“肖晓”会不会就是同一个人?通过调查发现“汪乾”和“肖晓”二人除了身份证照片十分相似外,其他的出生年月日,户籍地址,身份证号码均不相同。是外貌相似,还是双重身份?民警决定马上和肖晓见面。
警方温州抓获“双面男子”
4月2日,温州某工业区一家制鞋厂内,正在工作的肖晓得知找他的是十堰公安后,很快交代自己作案的全过程以及拥有双重身份的缘由。
原来肖晓原名汪乾,出生在河南濮阳县,出生6个月后,他就跟随着母亲改嫁到湖北郧县柳陂镇。1999年13岁的汪乾辍学,在回老家河南时,他父亲为了确定儿子跟他姓“汪”,就拖关系给他办理了身份证。2005年,汪乾因为犯抢夺罪被浙江省慈溪市的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2006年又因为抢劫罪被十堰市茅箭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半,2010年12月份从湖北省襄北监狱刑满释放后又因为盗窃被十堰市公安局劳动教养1年3个月。
出狱后的汪乾觉得自己这个名字污点太多,想到自己的户口本来在郧县,却一直没有办理身份证,就用母亲改嫁后给自己改的名字“肖晓”重新办理一张身份证,外出打工时,他只使用这张没有案底的身份证。
网上“开窍”学得砸车技术
2014年1月1日,汪乾在十堰某网吧上网时,无意中发现一段教人破坏汽车玻璃的视频。看完以后,汪乾心里痒痒,想用新学来的方法去弄点钱。1月2日凌晨2时许,汪乾从网吧出来后,就到附近的居民小区内去转悠,发现一辆停靠在路边的黑色越野车内放着一条香烟。汪乾按照视频中介绍的方法将汽车玻璃破坏,盗走车上存放的3个手提袋,两条香烟和手机、手表等物。
汪乾盗窃得手后,发现里面装着一大两小共三块绿松石。由于短期内不好脱手,放在身边又怕被人发现,汪乾在第二天回郧县柳陂时,就将绿松石埋在一所废弃的小学校里。年后离开郧县去温州打工前,汪乾又将石头挖出,一不小心将其中最小的一块摔碎,他便将剩下的两块存放在一个亲戚家中。而手机则借给曾经的狱友徐康使用。
目前,剩余的两块绿松石已找回,交由物价部门核定价格后,将作为汪乾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