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十堰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发布时间: 2014-04-29 09:04 来源: 编辑:贺荣靖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彭飞 特约记者陈燕

  当“纪委监督别人,谁来监督纪委”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时,一场“监督者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探索在十堰纪检监察系统全面展开。

  近年来,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自曝家丑彰显反腐决心、制度塑形推进权力入笼、自揭神秘面纱开门反腐等系列措施,以内外监督全覆盖严防纪检监察机关“灯下黑”,为权力安全运行装上“避雷针”。

  自身硬气监督别人才有底气

  ——自曝家丑:惩治腐败先拿自己开刀

  3月10日,市纪委监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通报纪检干部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例。郧县柳陂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胜祥带彩打麻将,被免去领导职务、降为副科级,并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

  纪检干部被点名道姓公开通报,向外界自揭家丑并非首次。此前,市纪委已对4名纪检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公开通报并给予党政纪处理,2名违纪违规干部被清理出纪检监察队伍。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向社会释放出明确的信号:纪律面前没有例外。对群众举报和媒体反映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将第一时间处置,从快、从严、从重处理,就算是家丑也不怕外扬!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锤打腐败这块‘烂铁’的‘锤子’,纪检监察队伍必须做到自己首先是块‘好钢’。”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邬泽华认为,对纪检干部违纪行为进行点名通报,为广大纪检干部划明了“底线”,标明了“雷区”。执纪监督只有“把自己摆进去”,说话才有“资本”,监督才有底气,执纪才有威严,办案才能公正。

  市纪委点名道姓自曝家丑的做法,被各大新闻媒体、网站转载,秦楚论坛网友带头发起“点赞”行动:找别人的错容易,找自己的错却难。市纪委对“灯下黑”现象的惩处和打击,释放了严抓严管纪检队伍的强烈信号,回应了群众对反腐的关注和期待,符合公众反腐的意愿,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决心。

  网民“微笑听雨”发帖:不留面子,才会不失里子。请相信,所谓的家丑只是难以避免的瑕疵;更要相信,市纪委通过自曝家丑,会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网民“言之有理”留言:看到市纪委对“自家人”都那么“绝情”,谁还认为市纪委能够对那些心存侥幸者网开一面?如果听不出市纪委拿“自家人”开刀的弦外之音,那么还在“伸手”的人岂不死定了?

  市纪委自上而下的自我净化,提升了惩治腐败的能力。4月1日,十堰市纪检监察网“曝光台”公布了一份反腐成绩单:今年1至3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48件,同比增长12.9%;其中市纪委立案查处县级干部9人,科级干部6人。全市查处“四风”问题285个,处理457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0人。

反腐无小事,岂容“灯下黑”?

  ——权力自洁:制度塑形消除公权盲区

  “老刘,这么说吧,案件实行网上留痕管理后,如同设了‘电子督察’,不受人为操控,谁也左右不了案件。”在电话中,市纪委某科室主任对老同学刘某说。

  原来,刘某的侄子利用职权为亲戚违规批宅基地被人举报,刘某找到老同学,希望能对自己的侄子“网开一面”。然而,刘某的如意算盘却遭到市纪委案件网上留痕管理系统强力阻击,一个潜在的“人情案”化于无形。

  所谓案件网上留痕管理,就是从案件线索录入开始,该系统对每一条案件线索的来源、流转路径、当前办理状态、最后办理结果都自动记录并全程跟踪监控,信息一经录入,不能随意更改。市纪委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对各类举报线索进行网上统一受理、统一备案、统一审批,并及时分流转办,对案件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时限等进行预警、监督,使每项权力运行过程可查可控,且案件线索均按设定程序提交研究,从源头上斩断以案谋私的链条,做到“案不由己”,有效避免了“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

  “纪检监察干部不是‘圣人’,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如果监督不力或失去监督,权力同样会被滥用。”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邬泽华说,纪检监察机关要防止“灯下黑”,必须是全方位地自我净化,从信访权、监督权、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处分权等各个“零件”入手,消除公权运行监管的盲区,使跃跃欲试者无从下手。

  调查处理量纪中的弹性空间最易滋生腐败。案件是大还是小,量纪是轻还是重,有时取决于执纪者能否秉公用权。为此,市纪委在案件查办中采取重要线索上管一级、重要对象下查一级、重要案件“指定调查”等方式,排除基层办案阻力和人情干扰。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推行室务会、审委会、常委会“三会定审”制度,层层把关案件审理质量,杜绝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同时,制定案件集体审议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办案回访制度、办案监督卡制度、案件检查与审理双向制约制度等十余项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的配套制度,实现了对权力运行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监控。

  “一市直单位负责人有3名亲属在市纪委工作,在查办该负责人时,没有一个人通过任何方式说情,我们办案组仅用20天就办完案件。”市纪委一名办案人员感触颇深,“严密的内控监督机制挡住了说情风、关系网,解除了我们的顾虑,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案件调查,办案效率和质量都提高了。”

  市纪委副书记胡孝平说,只有在接受监督中强化对自身权力的制约,才能正确运用监督他人的权力。市纪委通过“限权、分权、制权”让权力“开箱入笼”,有效规范了纪检监察干部执纪监督行为,去年全市所办的396件违纪案件件件都办成了板上钉钉的铁案。

“公开更能传递自信、体现担当”

  ——开门反腐:走向前台自揭神秘面纱

  “市纪委并不神秘,大门随时敞开,欢迎大家来做客。”4月22日,市纪委监察局开展首个“开放日”活动,邀请市党代表、纪委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记者、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代表20余人走进市纪委办公场所,让群众与市纪委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如果有人举报纪委干部,你们会不会护短?”一名群众代表问。

  “一视同仁,决不袒护!”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曹红志答道。

  “市纪委‘开放日’是一阵风,还是将一直开展下去”、“能否邀请更多群众走进市纪委机关”……

  在互动交流环节,代表们抛出一个个“麻辣”问题,而市纪委领导干部毫不回避,一一解答。

  “头一回见证群众当面给纪委提问题,这个变化真不小!”基层群众代表葛天生说。

  对普通群众而言,纪检监察机关很“神秘”——究竟打了多少“老虎”灭了多少“苍蝇”、违纪违法线索处理结果如何等,都是问号。但今年以来,市纪委神秘面纱逐步揭开:3月6日,十堰纪检监察网“曝光台”发布2名副县级干部涉嫌违纪被调查的消息,让一度弥漫在民间的种种猜测烟消云散。3月10日,市纪委召开反“四风”典型案例通报会,内容涉及公费旅游、公车私用、为子女大操大办婚礼、“带彩”打麻将等问题,点名道姓通报8名涉案党员干部违纪问题。间隔10天后,市纪委又对“村官”侵占集体土地补偿款、私分民政救济款、贪污民政低保资金等8起21人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仅3月份,市纪委就举办3次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发布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神秘’产生不了震慑力,公开更能体现纪检监察机关的自信与担当。”邬泽华说,“我们的工作就如敞开的大门,始终以开放透明的姿态面对群众,也让纪委的工作在开放中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纪检监察机关有哪些机构设置、贪腐线索如何纳入纪委视野?多年来,干部群众对此“一头雾水”。2月20日,市纪检监察网升级改版后正式上线,设置了权威发布、曝光台、我要举报、在线访谈等12个版块,首晒组织架构图、发布信访举报流程指南、公开查办案件、办理政纪申诉案件等工作流程……一系列“晒家底”、“晒流程”、“手把手教你举报”等做法,再造“网上纪检”,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开门反腐”。该网改版上线1个多月,发布权威信息36次,接到网络信访举报600余件。

  市纪委一系列“主动出击”、“高调公开”之举,得到外界一致点赞。有粉丝高呼:“鼠标直通纪委,想‘伸手’的人可要小心了。”

  “我们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络理政、开放日、百姓问政等多个平台,有力推进了‘开门反腐’工作。今后,市纪委监察局将进一步拓宽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纪检监察工作的渠道,通过各种形式让‘走进纪委’和‘开门反腐’成为常态。”邬泽华说。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