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十堰日报]同享一片蓝天-竹山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14-05-16 15:47 来源: 编辑:操儒舜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方荣华 通讯员谢涛 易淑润
  崭新的教学楼,标准的塑胶操场,舒适的学生宿舍……走进竹山县官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你很难相信这是一所偏远的乡镇学校。
  竹山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官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最好的印证。从人人有学上的初步均衡,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均衡,再到人人都上好学的优质均衡,竹山一直执着探索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端平一碗水”办教育
  无论是县城、集镇,还是偏远山村,在竹山,你看到的最漂亮的建筑一定是学校。
  “教育发展是最大的发展,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竹山县委书记佘立柱说。为确保教育公平,竹山“端平一碗水”办教育,政策和资金不断向农村倾斜。近三年来,竹山投入资金5亿元,消除农村学校D级危房29.7万平方米,新建近百所村级校舍,为教育均衡发展蓄足了“底气”。目前,全县村小以上学校全部配备计算机房、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和科学实验室,“班班通”实现全覆盖,城乡学生在教学硬件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填平城乡教育“鸿沟”
  如何让城乡教育资源实现均衡流动,是竹山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1年起,竹山启动实施名校办分校、城乡手拉手工程,搭建城乡教育资源互动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三年来,竹山每年组织7个“启明星”团队,重点支援7所乡镇薄弱学校,从县城选派6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下乡支教,组织80名农村青年教师到县城学校跟岗学习,350名县城教师与农村青年教师教研结对,开展送教下乡20多次,为乡镇学校选送优质示范课120多节,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
  “实施名校办分校、城乡手拉手工程,推进了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正在填平。”竹山县教育局局长毛光伟如是说。

  共沐均衡教育的“阳光”
  让每个孩子“有学上”,是竹山县孜孜以求的教育梦。
  竹山建立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每年为1万多名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初步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的目标。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现状,竹山建立“特殊学生关爱”和教师包保制度,成立5个留守儿童“温馨家园”,3812名教师成为9581名留守儿童的“编外家长”。
  2013年起,竹山设立“边远学校教师奉献奖”,奖励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每年建设200多套教师周转宿舍,让年轻教师安居乐业,涌现出6年坚守偏远山村撑起一所“夫妻学校”的杜明福和秦燕夫妇、丈夫身患绝症仍执着教书育人的喻文萍等一批燃烧青春、照亮大山的“深山红烛”。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