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谨
【内容提要】
塘湾村8组村民张洪财属先天性重度偏瘫,父母去世后,无依无靠,生活无着,每次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他就想以死了之。村支部书记王耀林见到他,给了他活下来的信心和勇气。没有住房怎么办?王耀林给他建起一间30平米的平房,并送去电视、电扇、电暖器;没有生活来源怎么办?王耀林掏出1000元现金帮他开办一个小商店,并送去货架,帮他办好相关手续,还请人每天给他送饭;开商店不会识字、不会算账怎么办?王耀林为他送去字典书箱,并找人帮他认字。为方便张洪财遇到困难能随时找村干部,他还把村组干部的电话号码张贴在张洪财的大门口。多次自杀未遂的张洪财,现在不但有吃有住,而且还学会了识字、写字和算账,他说:“一般的字,没有不认识的,没有不会写的;生活上,没有什么困难,没有什么不顺心的。
王耀林为张洪财建的小平房
张洪财坐在床上卖东西
【采访实录】
采访时间:2014年5月8日
采访地点:塘湾村8组张洪财家
采访对象:张洪财,男,45岁,塘湾村村民;王太新,男,47岁,塘湾村村民
采访背景:走进张洪财家,记者当即闻到一种气味,那是久病不起的患者身上那种特有的气味。张洪财瘫坐在床上,前面摆放着香烟和一些零碎商品,身边放着一根竹棍,那是他推拉窗帘用的。由于他不能行走,屋子里显得有些杂乱,但是,货架子上的电视机、屋顶上的大电扇、门口贴着的村干部手机号特别醒目。
严谨:这个房子是什么时间建的?这之前张洪财住哪儿?
王太新:2003年。之前他住在草棚里,四个树杈子,上面是树棒子和草,四周用竹子编的。
严谨:王耀林是什么知道的?怎么说的?
王太新:几个村合并后,王书记路过这里,就说路边草棚太难看,要求拆掉。我说不能拆,里面有个人。他大吃一惊说,怎么现在还有人住草棚,就进去看,又问情况。
严谨:看完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王太新:出来就说,要在我屋山头(屋子旁边)给他盖房子,又说让我们每天给他送饭吃。
严谨:你同意吗?
王太新:不同意,送饭不是一天两天,好难搞吧;而且我屋山头要盖厨房的。
严谨:那最后又怎么同意了?而且至今都一直照顾他?
王太新:他特别会煽经(善于沟通说服),左煽右煽,我没有话说。
严谨:这是解决吃的问题,住的问题怎么办?
王太新:没几天,王书记就拉来砖和水泥,在我屋山头盖房子。把张洪财搬进去后,又送来粮食、电视、电扇等。
严谨:张洪财,你太不容易了,最困难的时候怎么想的?比如想以死了之之类的。
张洪财:不是想,是做了,自杀过多次,药少了,没死成。
严谨:现在还想那样吗?
张洪财:不想了,所有的困难,王书记都给我解决了。他一次又一次地劝说我、救助我,我不能对不起他。
严谨:你现在的商店是王书记帮你开的?
张洪财:是的,最初的钱,现在的货架子都是他送来的。
严谨:不能行走,怎么卖东西?办工商执照?
王太新:别人买东西自己去拿,然后把钱给他,工商执照是王书记办好了送来的。
严谨:你读过书吗?卖东西要识字、记账、算账怎么办?
张洪财:没读过。王书记要我每天学。
严谨:你现在能认多少字?
张洪财:没计算过,一般的字都认识。
严谨:你会写吗?比如王耀林的名字。
张洪财:都会写(说着,他拿起笔在香烟盒子背面工整地写出“王耀林”三个字)。
没上过学的张洪财能工工整整地写出王耀林的名字
严谨:门口上贴着村干部的电话,你打过吗?
张洪财:打过。
严谨:举个例子,比如什么事打电话,结果怎么样?
张洪财:有次停电了,我打王书记电话,他一会儿就来了。
严谨:他去世你知道吗?听说之后怎么想的?
张洪财:知道,难过。没想到,前几天看到他还好好的。
【记者手记】
张洪财是不幸的,从小偏瘫,生活无法自理,除了吃饭,什么事都得依靠他人才能解决。
张洪财是幸运的,他遇到王耀林这样的村支书,凡是他需要的,王耀林都一一帮他解决到位。
王耀林是平凡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村支书,他手中的权力和解决问题的权限非常有限,因此,张洪财的货架是他从城里的百货站讨来的,张洪财的大吊扇是他从拆房子的施工队里要来的,教张洪财认字的“老师”是他从小学生中忽悠来的。
王耀林是伟大的,他爱民、敬民、安民,满怀深情而又默默无闻地为群众做着所有力所能及的事,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句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