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8月2日,今日竹山网友联盟、县城管执法局组织开展“百名义工洁县城”活动,沿街冒着酷暑清除县城主干道电线杆、墙壁、公厕、广场等公共区域的“牛皮癣”,经过集中整治,街边的“牛皮癣”有所减少。可活动一结束,“牛皮癣”大有卷土重来之势,8月7日,记者在步行街、南门洞、县门街、人民路街道两边的墙壁上,发现又新贴上了印有“办证、信用贷款、门面转让”等字样的小广告。
在记者印象中,人们常把那些胡乱张贴在电线杆、墙壁、公厕、楼道甚至台阶、电梯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小广告,称作城市文明的“牛皮癣”。众所周知,城市的小广告危险性大,首先胡乱张贴影响市容市貌;其次,没统一有效的管理,虚假信息满天飞;再者,纠正随意张贴小广告,浪费城管资源。“牛皮癣”是城市管理中的“顽疾”,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而且一些虚假、非法信息还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那么,“牛皮癣”为何长期存在、屡禁不绝呢?同样,“牛皮癣”如何才能有效治理,不再让人们一提就感觉无能为力了?
“牛皮癣”能长期存在, 究其主要原因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在这些“小广告”中,招聘、租赁、转让等便民信息占到70%以上,信息通常比较紧急。显然,如果这些信息能与急需相关信息的受众对接,也可以产生积极的效应,解决一些人的难题。因此,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不能一味地铲除这些“小广告”,而应当积极谋划,制定出高效的管理措施,消除“小广告”的负面影响,让它们发挥积极的便民作用。
有些人喜欢“涂鸦”,于是,在楼道里、公共设施上,常见有人在上面随手写写画画;还有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四处张贴小广告,于是,洁白的墙面变成了大花脸、门牌被小广告“糊”严实了。对于这种乱贴乱画的现象,有关部门也采取了各种方式予以管理。
现在,我县城管部门招安“牛皮癣”,设置“广告张贴栏”,《今日竹山网》社区专门设立了《便民广场》,可发表民生广告,是一些不错的管理措施。城管可以一方面严肃治理城市“牛皮癣”,一方面制作形式多样的“广告张贴栏”,免费张贴“小广告”,这让市民有了可以发布、获取合法信息的“落脚点”,小广告也有了“信息港”。在这个过程中,城管、宣传部门还可以过滤一下“有毒”的小广告,降低公众上当受骗的几率。同时,广大市民远离假证假照、非法行医等广告,让那些“牛皮癣”没了生存的土壤,这样,“城市牛皮癣”也就不治自愈了。
总而言之,要想彻底清除这些“城市牛皮癣”,需要市民增强环保意识,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养成文明好习惯,做个文明市民。(向继华 卢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