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1日),原名吴春晗,字伯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金华义乌人,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其所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被残酷批斗,1968年3月被捕入狱,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惨遭摧残。1969年10月在狱中自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其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
吴晗作为胡适的学生,学术上颇有建树,本来应该秉承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学术研究之风,成一代学术泰斗。但由于贪恋权贵,逐步从明史专家向政客转变,由“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考证考据方法,转向“影射史学”和“命题史学”路子,并当上了北京市副市长。在“反右”运动中,他冲锋陷阵,主动出击,导致许多民盟领导人被打成右派,甚至被迫害致死。后来又滥用权力,破坏北京市古建筑,甚至盲目挖掘十三陵。曾因此与梁思成、林徽因等专家发生很大冲突。不仅毁了他的学术研究,而且最后弄得家破人亡。不仅自己,包括妻子袁震和女儿吴小彦都被迫害致死。他的悲剧在于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成了迎合政治的“御用文人”,最终又被政治所玩弄、抛弃。他的悲剧亦是国家的悲剧、民族的悲剧,值得后世反思、惊醒。
学富五车才八斗,不重学术重封侯。
可怜海瑞误卿家,轻辱历史亦自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