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临江·竹山之歌
发布时间: 2015-03-03 16:31 来源: 编辑:李永芳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芳境桃源依旧,彩石曾补苍天。
皇城村里窥华年。
庸都遗韵在,惟邑领中原。

百载富强圆梦,一江水电萤斓(lán)。
风物万种引商阗(tián)。
银涛泽燕赵,群凤向竹山。


一、创作背景
听完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唐宋诗词格律与写作”28节公开课,去年学写的《七律.庸城不庸》获得了二等奖。有些发烧,有时“手痒”。在网上发现2011年过时的《竹山县公开征集县歌歌词公告》,就按照公告要求习写《临江仙.竹山之歌》。
二、赏析
“芳境桃源依旧,彩石曾补苍天”,首先用两个六字句点出竹山是《桃花源记》原形所在地,神话女娲补天故事补天地。将两典故与竹山联系起来,表达竹山人的自豪,增强外地人对竹山印象。《桃花源记》是一篇文学作品,究竟哪里是作品描写的原型故然很意思,更有意思的是竹山县武陵峡风景与《桃花源记》十分相近。“芳境桃源依旧”告诉读者竹山今天的武陵陕风景仍旧是《桃花源记》描写的那个意境,令人神往不屑于争论。女娲补天神话妇孺皆知,康熙字典在“娲”字条中解释道:“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
句中使用“依旧”、“曾”两个词将典故发生时与现实联系起来,历史的风景依旧,今天的彩石(绿松石)曾补上古的苍天。起到正面宣传竹山自然风光和绿松石资源的作用。
“皇城村里窥华年”一句,仿佛电影切换镜头由典故神话转为写一处遗址。把焦距对准竹山的历史。“皇城村”位于竹山县文峰乡,村境内方城山曾是古庸国的都城所在地。《括地志》载:“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曰方城”。 “华年”出自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指青年时代,这里指代竹山县辉煌历史。
“庸都遗韵在,惟邑领中原”二句,是历史的回顾。是由“皇城村里窥华年”引发的思古之幽情。“庸都”即庸国的都城。“遗韵”,流风遗韵的缩语,庸国虽然已过去两千多年,但庸国这个古文明发祥地的风流文采世代流传。庸国的都城正是这个文明的源头。就在竹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往事,诞生过多少足以使人引以为荣的英雄豪杰和艺术大师。这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祖籍。屈原《离骚》开篇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是高阳氏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已去世的祖辈,伯庸是庸国最后一位国王。说明古庸国是他的祖籍和故土。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施洋,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国画大师袁白涛,剪纸大师余曼白等英雄豪杰和艺术大师。
古庸国鼎盛时东至江汉平原至鄂东,南至湖南北部,北边包含今天的湖北郧西县。其首都在竹山县一邑领中原。竹山的历史是多么的豪迈!
词的下片以“百载富强圆梦”一句作转折,把典故神话的描述、辉煌古文明史的回顾打住,转而写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峥嵘岁月。“百载”是近百年的缩略。“百载”相对于古庸国以来的漫长历史而言是很短暂的。但毕竟1949新中国成立后竹山县才进入现代文明社会。这一句也是对百年县域史的集中概括。“圆梦”一词具有二义性。目前我县仍未彻底告别贫困,“圆梦”是过程,也是目标。将来全面实现小康也可以将“圆梦”理解为结果。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对百年奋斗历程的高度肯定。
如果说“富强圆梦”一句较为抽象概括,下一句“一江水电萤斓”则更具体和形象。 萤夜晚发光,“斓”五彩斑斓意,加上前面刻意使用了“水电”二字,不言而喻这是说我们实现了堵河流域水电开发建设的百年梦想。堵河干流水电开发建设是我县经济建设的历史夙愿,潘口、小漩、龙背湾电站的相继建成对竹山工业化过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作者在提炼百年辉煌成绩时不惜单独用一个六字句来反映这一变化看来绝不是随意的。
“风物万种引商阗”一句在上句特写水电建设成绩的基础上概括描绘竹山丰富的特产、繁荣的贸易。“风物”语出刘安遇、胡传淮编著的《大英风物志》,百科解释为“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可以代表地方特色的土特产”。“ 阗”是充满,宾客盈门之意。
词的结尾二句“银涛泽燕赵,群凤向竹山”是一联很工整的对仗,有声有色,让人仿佛听到南水北调的涛声,润泽干渴土地的滋滋之声,仿佛听到凤凰南飞的风声;让人仿佛看到北去的江水在阳光照耀下泛起银色的浪花,仿佛看到瑞鸟飞来的阵势!使词的意境在结尾达到高潮,主题在结尾得以深化。“银涛”语出东南大学校歌 “北拥杨子银涛”。这里指堵河之碧水,燕赵即京津冀地区。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俗有“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之说。一江清澈的堵河水润泽焦渴的华北平原,一群群凤凰向充满祥瑞,充满生机的竹山飞来。历史上的燕赵与上片提到的庸国都是古方国,当年庸国作为八国之首助武王伐纣,成就了庸国历史的辉煌。今天竹山不惜舍弃地方局部利益保护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必将成就竹山新的历史辉煌。以春秋战国时的“燕赵”指代今天的京津冀,本是词在平仄上的讲究,但收到了首尾呼应让人浮想联翩的效果。
《临江仙》属双调,间于中调与小令间。属高亢激越的声调,故极长于抒情。开头用两个六字句,上下片结尾用两个五字句,字数相同,平仄相反,易于形成对仗。全词仅58字,也方便记诵。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