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再展铁军风彩
——记退伍军人、新潮建材公司总经理兰世清
在竹山建材行业,说到兰世清,大家并不陌生,他自主创新研发的“无机玻化微珠建筑保温砂浆系统”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获得了湖北省建筑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证书。在熟识人的眼里,他总是为工作忙碌奔波、激情勇进,为社会事业慷慨解囊、乐此不疲,以无限的激情演奏着一名退伍军人无怨无悔的人生乐章。
1978年3月,年仅17岁的兰世清应征入伍,在铁道兵这所大学校里,他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乡亲的厚望,多次获得部队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1984年,他转入铁道部,一干就是7年。1990年,为了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他回到家乡,在县一建公司预制板厂任仓库保管员、财务出纳。2004年,企业改制,他由一名全民职工成为下岗工人。2005年,他和一名合伙人投资100万元,买断预制板厂,当上了民营企业老板。然而,正当兰世清在技术方面摸索出一些经验,意欲大展宏图时,因修城区环城路,预制板厂厂地被征用,虽给予了补偿金,但他又下岗失业了。
挫折并不仅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强,他决定重整旗鼓,寻求创业机遇。他看到城区改造、房地产业异军突起,水泥制品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大,决定在建材行业下功夫。用他的话说,活人不能被尿憋死。2008年,他在金融部门和亲朋好友的支持下,筹资400余万元,果敢买下了莲花村一组13多亩的乱石沟。开始挖山填沟平场地。场地平整后,他又贷款60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楼,购回机械设备,成立了新潮建材有限公司。从事地面砖、水泥免烧砖、烟道等水泥制品制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过硬,加之诚信经营,产品销往县内外,兰世清终于赢得了他创业途中的第一桶金。
为了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他组织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反复试验,自主创新研发了“无机玻化微珠建筑保温砂浆系统”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专家通过来我县建筑施工现场实地调研后,认为“无机玻化微珠建筑保温砂浆系统”这一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对既有建筑进行系统化节能改造,对新建建筑进行节能一体化设计和建设,高度评价这一新型材料为竹山建筑节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项新技术、新工艺不仅通过了湖北省建设科技成果鉴定,而且获得了湖北省建筑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证书。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心态,造就了这个竹山当地民营企业的传奇。
追求事业发展的人,永远有赶不完的路程。2013年,他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与河北曲阳雕塑公司签订了投资5000万元的大理石及汉白玉雕塑工艺项目。为促成这一项目加快实施,城关镇政府及时介入和诚意服务感动了客商签约,并注册成立了“竹山县清谦石材雕塑公司”,引进加工设备6台套,从河北、山东、福建等地购进汉白玉、大理石原材料,加工生产的大理石及汉白玉雕塑产品,畅销县内外。紧接着,他又引进黄岗客商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中空玻璃生产线;引进江苏客商建成彩钢复合板生产线。公司拥有了3个子公司,主导产品有初期的30多个增到100多个;企业由初期的10余人增到60余人,职工月工资由过去的1000余元增到3000余元,企业效率尤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兰世清不仅成为建材行业公认的成功人士,而且还成为退伍军人回乡创业的典型。但面对这称赞和荣誉,兰世清却异常冷静,在他看来,根植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才是一个企业家的生命线和价值观。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我办企业的初衷就是要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为家乡的父老做一点好事、善事。虽然兰世清已成为发展一方经济、领富一方百姓的领头雁。但至今,他依然保存着一名普通军人和普通党员的特有本色,穿着朴素,吃住节俭,他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做善事、扩大生产解决村民就业和提高职工福利上。
“没有兰总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公司副总经理吴奇如是说。2007年,从外打工的吴奇来到公司,由于他刻苦学习,善于钻研,专业技能提高很快。2009年,吴奇大胆承包了彩砖生产车间,当年效益大增,2010年出任建筑保温砂浆生产车间主任,所生产的产品受到用户好评;2014年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吴奇不仅在工作中干的出色,而且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2005年,40岁的残疾人余修福生活无法自保,虽然是无亲无故,但他来到公司后,兰世清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每月支付工资3000元,使余修福倍感温暖。
“达则兼济天下”。在企业稳健发展中,公司以爱心奉献人民、真情献社会为主线,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公司解决了60多名村民、下岗职工、移民以及2名残疾人的就业。为职工缴纳“三险五金”达20多万元;为得胜镇遭遇百年未见的洪涝灾害、莲花侨心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溢水燕子山村修公路、二道坊村考取大学的贫困学子张凤玲等捐资捐物达10多万元。多年来,敬老扶弱,扶贫帮困,己成为公司的光荣传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公司被市县授予“文明单位” 、“先进企业党支部”等称号。
“财富来源于社会,又回馈于社会”,这句话被兰世清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用感恩的心诠释着“大爱”真谛。(党世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