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6月23日,又是一年高考成绩放榜日。很快,捷报传来——郧阳中学高三(1)班的汪国庆和同班同学袁奉博同以683分的高分摘得理科状元桂冠。更让记者傲娇的是,17岁的汪国庆是我县擂鼓镇人,初中毕业于擂鼓镇中学,3年前我县的中考状元。他今年的高考总分为683分,各科分数分别为:语文131分、数学139分、外语140分、理综273分。
高考状元竹山“两连庄”
“状元”、“竹山”,可喜的字眼或许会让大家很自然地想起去年的状元杨一。2014年,同为竹山籍的学子杨一摘得全市文科状元桂冠。杨一老家在秦古镇,高中就读于郧阳中学。去年高考,他的总成绩618分,其中语文119分、数学149分、英语133分、文综217分。汪国庆此次“夺冠”让竹山实现了状元“连庄”。
其实,竹山的状元也不止这两个。记者通过查阅资料,2007届的十堰理科高考状元张娟也是竹山人。2004年,毕业于茂华中学的全县中考状元张娟考入十堰市一中,后以683分的高考成绩获十堰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全省第六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当年,同样毕业于茂华中学、就读于十堰市一中的廖泥乐,以665分的高考成绩摘得全市理科“探花”。
状元大多靠的是勤奋
只要有高考,社会一定关注状元。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不论是参与演讲,还是接受媒体采访,历届状元们在分享成功经验时,说的最多的就是“勤奋”二字。
去年的6月25日,记者在竹山采访杨一。杨一说,刚上高一时,他的成绩不到500分,被分到平行班,班上60多人,他只占50多名。后来,他勤奋学习,一点点进步,进了实验班,成绩处于班上中等水平。高二结束时,他的成绩进入班级前10名,高三成绩一直很稳定。他在十堰的3年高中生活相对单一,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10点,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在教室里,包括星期天。
今年的状元汪国庆,在接受十堰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学习秘诀”就是勤奋。他没有参加过培训班和兴趣班,平常会随身带一个纠错本,做错的题目都会记录其中。他每天中午只休息10分钟,每天课外会花3小时学习。“我每天早晨起来会抽几分钟时间制定一个计划,然后一项一项去落实,跳起来摘桃子。”
学姐张娟曾在参加电视访谈节目时也说,学习全靠勤奋。高中3年,她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都不少于8小时,而且努力做到3个“坚”:具备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 谈到具体的学习方法, 张娟说, 理科综合的学习要注重知识点的相辅相成, 举一反三, 语文的学习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英语的学习要加强记忆能力和应用能 力的培养。 (李永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