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张华魁 通讯员陈太平报道:“‘网上问政’开通的目的,就是解决群众身边的困难,事无大小,必须高度重视,请县政府办公室定期梳理,加强督办。”8月20日,竹山县政府通报表扬76个“网上问政”受理单位,同时通报尚未回复问题清单,督促各职能单位进一步积极规范回复“网上问政”事项,确保100%回应群众诉求,提升群众对“网上问政”的满意度。
落实责任,明确时限。该县明确要求对“网上问政”事项,除情况特别复杂的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外,其它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意见,无法办理的应及时解释说明。该县共有129个单位被纳入“网上问政”,包括72个县直单位、17个乡镇、40个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各单位均建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指定专人实时查看“网上问政”上涉及本单位的信息,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据统计,该县自2013年10月开通“网上问政”以来,共受理有效诉求3158件,已答复3096件,回复率达98.04%。
规范流程,完善机制。对网民反映的简单和常规事项,如咨询建议类信息各单位网络发言人能及时、准确、迅速进行网上答复的,要在一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回复。为规范“网上问政”工作,该县纪委发布关于受理“网上问政”责任主体的说明。对网民反映比较重要、复杂或涉及多个单位的事项,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网管办择要上报领导签批意见,然后交付有关单位并督促办理回复。承担“网上问政”系统日常运行管理的县新闻办每周通报问政热点,将网友咨询较多的便民服务信息通过“今日竹山官方微信”推送,方便更多群众了解。
及时处置,确保实效。该县要求“网上问政”各责任单位加强与网民联系,及时反馈处置结果;对暂不能解决的要讲明原因和办理限期,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理、有理必查、有查必果”。对不回复,用官话、套话来应付,将网友反映的问题“踢”给其它部门,未按时限回复,影响“网上问政”应有效果,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予以通报处理、追究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