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徐勇报道:昨日,笔者从竹山县经信局了解到,近年来,竹山县坚持把转型发展作为提质增效的根本路径,综合运用财税、市场、产业政策等,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培育绿色主导产业。
全力推动,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该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尽最大能力投入县级财政资金,建设水、电、路等移民配套设施,先后组织搬迁新老水电站库区移民6万余人。该县在堵河上规划的松树岭、潘口、小漩、龙背湾等4座大中型水电站全部建成发电,水电装机容量突破90万千瓦。
资金撬动,突破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该县把重大产业发展资金、县域经济调度资金、技改项目资金向绿色食品企业倾斜,大力发展有机茶、优质油、放心肉、小杂粮、源头水、山野菜等六大绿色食品产业,打造“圣水”、“武陵峡”、“喻来福”、“上庸山珍”等地域绿色食品品牌,培育了圣水茶场公司、星梦茶业公司、沛丰粮油公司、裕源食品公司等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邓坪农产品加工园成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全省第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园。
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该县现有生物医药加工企业6家。天新公司没食子酸和单宁酸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同类企业前三位,金九堂生物科技公司成长为集药材种植、生产销售和检测服务为一体的医药原料及中间体开发高新技术企业。
市场促动,转型发展生态矿产业。该县坚持以绿色环保、综合利用为前提,狠抓矿山整治、技术改造和企业重组,关停了100多个绿松石矿洞和10多个铁矿采挖点,规模以上矿产开发企业由过去的17家重组优化为10家,培植了鑫荣矿业公司、金龙节能公司、秦巴钡盐公司等一批有实力、重环保的矿产开发企业。
招商策动,稳步发展“两头在外”企业。该县先后引进宏志五金、嘉麟杰服饰等一批技术型、销售型、就业型和纳税型“两头在外”企业落户该县工业园区,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