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1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城关镇桥儿沟村生态养殖小区,在“咩、咩”的吆喝声中,羊群像听到了集合号令,乖乖地顺着山道一路撒着欢儿走进羊栏里。养羊大户毛胜同说,为了养好山羊,他连续4年都在养殖小区里过的年。
今年42岁的毛胜同,高中毕业后曾在外辗转打工多年,凭着善钻研、乐吃苦,很受老板赏识,在建筑工地当上了班头,不用出力气,每年也能挣上3万多块钱。但喜欢挑战自我的毛胜同,却舍弃了安逸,回到家乡当了羊倌。
毛胜同说,一个人要想干出自己的事业,就要敢于舍弃。他在建筑工地时也有过承包一个砖厂的念头,但是较高的承包费和经营成本让他觉得无力支撑,不如回到家乡创业,从投入本钱较低的养殖业做起,而且国家对种植业、养殖业还有优惠政策。
说干就干。2012年春,他建起一个250平方米的羊栏,从郧西一次性买进70只马头羊。县畜牧局局长张道钦听说后,专程来到桥儿沟村2组察看毛胜同的羊栏和山羊,鼓励他当好发展山羊的领头人。随后,县畜牧局给他送了一只种羊和1万元建羊栏补贴款,毛胜同养羊的积极性更高了。当年8月,他参加了县畜牧局举办的养殖培训班,掌握了山羊常见病的防疫知识。
2013年春,毛胜同养山羊达到120只,随着山羊数量的增加,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冬季山坡上的青草不够羊吃、饲料供应不上、养殖技术落后……为了提高养殖技术,毛胜同一方面到外地养殖基地考察,学习别人的技术。另一方面,在书店买回了《怎样养殖山羊》、《山羊常见病防治》等书籍,通过系统学习,他不仅掌握了山羊养殖技术,而且还学会了给山羊打防疫针,山羊的繁育率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山羊越冬饲料问题,他从县畜牧局买回黑麦草种籽,种植黑麦草2亩,亩产达到4000斤,种植玉米和黄豆2亩,一举解决了饲草问题。为了催肥山羊,他把黑麦草和玉米、黄豆科学配比混合后给羊喂食。每两天给羊圈做一次卫生、消一次毒。经过科学养殖,他的山羊膘肥体壮,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独特,购买他山羊的都是城里大酒店和农家乐的固定客户。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滚动发展,到去年底,他发展山羊达到220只,出栏90只,收入8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去年,全村养山羊达到2000多只,养殖20只以上的达到19家,养殖100头以上的达到5家。
说起新一年的打算,毛胜同信心满怀。他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再增加2亩草料地,再建一个标准化羊栏,年出栏山羊350只。此外,他还要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实行“农户+合作社”模式,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党世根 刘理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