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本报讯特约记者黄治荣报道:5月20日,竹山县汇总的统计数据显示:元至4月,该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3亿元,工业增加值3.4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7%、10.8%、3.4%,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年初以来,竹山县发力精准脱贫,做强生态产业,提升民生福祉,巧绘转型发展新图景,增强升级增效内生动力。
着眼在秦巴山片区率先实现脱贫,该县围绕“今年减贫2万余人”的目标,整合项目、政策、资金,以“三访五评”识别的贫困人口为重点,强化“四双”帮扶,推动产业开发、教育培训、医疗救助、社保兜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000户1.4万人;以潘口、大庙、秦古、文峰、竹坪等8个脱贫攻坚战区示范点为重点,实施贫困村畅通工程,确保出列村通水泥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实施人居环境改善行动,推进20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地质灾害治理等重点工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面貌。
着眼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该县一手抓现代农业促农民增收,一手抓新型工业促产业增效,重点发展以茶叶、林特、药材、畜牧、水产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快十大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新建基地3万亩,改造升级2.5万亩,培植畜禽养殖场100个,新增农民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85家、专业大户500家以上,培植各类市场主体2000个以上;围绕“扩大增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提速通济沟工业园、绿松石加工园、宝丰工业园道路、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生态矿业发展,实现新进规模以上企业5家、亿元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确保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上庸旅游区达到国家4a级标准。今年,该县壮大现代农业、新型工业,致力培育发展新优势,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2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3%以上。
着眼民生改善强基础,该县把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境内国省道改扩建,争取城关至上庸、潘口河至五房沟一级路和大石沟、沧浪、梁家三座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龙背湾水电站交通复建工程,新建100公里农村公路,确保乡乡通二级路、撤并乡镇和村组通水泥路;大力实施“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秦巴庸派”民居推广、农村危房改造、村庄环境整治。今年,该县还将解决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生态村60个,创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3个、市级以上生态村30个以上,建成秦巴文化艺术中心,实现再就业1500人、扶持创业300人,新建、改扩建16所幼儿园,让城乡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