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赵贝 通讯员赵宁
昨日,省纪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审查工作情况,共查处各级一把手案件439件,查办厅局级干部案件66件。同时,督促有关部门严肃处理我省涉及山东“问题疫苗”案件人员,全省问责144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6人。
党纪政纪处分8535人 信访量同比降65.9%
省纪委常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毕春群在“开放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4880件(次),处置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线索17197件,立案查办违纪案件12171件,已经结案860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535人,移送司法机关253人,通过开展执纪审查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73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省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增幅开始放缓,比2015年下降46.2个百分点,全省纪检系统信访量同比下降65.9%,2015年的民意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比十八大之前提高了29个百分点。
突出执纪重点,严肃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全省共查办各级“一把手”案件439件,查办厅局级干部案件66件,县处级干部案件481件,乡科级干部案件1991件。
上半年,全省给予党纪政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7631人,给予重处分和作出重大职务调整1053人。受到轻处分人数占处分总人数的87.7%,所占比例同比上升16.3%。今年以来,已成功追回“百名红通人员”2名,全省“天网”行动累计追回外逃境外人员14名。
涉山东“问题疫苗”案 我省146人被处分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17个,处理党员干部2268人,党纪政纪处分1909人,分别同比下降30.1%、27.6%和0.5%,不正之风得到进一步遏制。
开展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共发现问题1050个,涉及单位231个,整改问题1010个,处理129 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50人,组织处理65人,责任追究14人。强化通报曝光,全省下发通报299期,通报曝光问题1305个,涉及党员干部1885人。
开展基层违反群众纪律突出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和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个专项治理”,全省共处理1323人,党纪政纪处分1187人,移送司法机关21人。督促有关部门严肃处理我省涉及山东“问题疫苗”案件人员,全省问责144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6人。
除此之外,还在全国开创性运用大数据技术,对2014年以来全省城乡低保、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等8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查实一批违规领取补贴的领导干部及其家属、财政供养人员、村干部及其家属“三类重点人群”,其中:立案调查168人,问责处理626人,6492名基层干部职工主动清退上交违规款3271万元。
链接
省纪委上半年查办的典型案件
1.刘先义案。鄂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2015年11月退休。经查,刘先义严重违反政治纪律,与多人串供堵口、转移隐匿证据,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房产情况;严重违反廉洁纪律,搞权色交易、钱色交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款,为他人在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
2.胡超案。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经查,胡超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金;违反生活纪律,与一名女性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
3.刘圣华案。黄石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经查,刘圣华违反组织纪律,利用职务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金;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生产经营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
4.华应生案。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经查,华应生违反政治纪律,干扰、阻碍巡视工作;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商务活动中超标准接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人应当支付的费用由下属单位支付;违反组织纪律,在接受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有关问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在职工录用工作中为亲属谋取利益;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金,个人擅自决定用公款为其党校同学购买运动服装,在购买住房中侵犯国家利益,与他人进行权色交易;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生产经营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
5.冯芊案。省科学技术协会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查,冯芊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违反组织纪律,个人违规决策下属事业单位开办企业;严重违反廉洁纪律,违规经商办企业,搞钱色交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款,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