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7月6日上午,拉着远道而来的天津朋友“无从去来”,一起去老兵山庄。老兵山庄在从县城到上庸的环库路边上,不过几公里的距离,去年5月开业以来,我已经去过好几次了,可以说见证了它的成长,也一直在感叹“庄主”王兴刚的创业不易。
还没到山庄,半路上就看见他了,骑个摩托车,正要去指挥着把新建的“钓鱼台”拉到山庄外的圣水湖边。“钓鱼台”有10个房间,能同时容纳40人在上面钓鱼。这个钓鱼台与老兵山庄的规划紧密相关。
老兵山庄已经不是我去年来时见到的模样了。到处挂着红灯笼,新栽的树木生机勃勃,路边有各色的格桑花,鲜艳明丽,看来,王兴刚的规划在逐步实现。王兴刚的梦想就是把这里打造成集餐饮、住宿、采摘、水上垂钓以及休闲娱乐的生态农庄。
从餐饮上看,老兵山庄八个包间,布置的都相当不错。老兵山庄的菜从原材料上看就很能勾人食欲,从圣水湖里钓上来的鱼,放养在院子里的鱼池里,家养的土鸡就在屋后,自种的粮食和蔬菜——到农庄里的地里看了,除了大片的玉米(想起了烤玉米的香味),还有红薯、花生、西瓜、香瓜、辣椒、蕃茄、葱、秋葵等等。值得特别说明的是,老兵山庄没有使用化肥,一直使用的是农家肥或者有机肥。地里的蔬菜不是特别的好看,也不是特别的肥硕,但我喜欢。我们吃过太多施用化肥的粮食和蔬菜了,施用化肥的蔬菜自然好看得多,但它有害人的健康。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的提法很久了,可真正愿意去搞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并不多,毕竟会暂时地影响产出和效益。老兵山庄不施用化肥,我觉得是餐饮上很大的一个特色,何况王兴刚还非常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儿呢。
我去吃过几次饭,每次王兴刚都会问我菜的味道如何,我也会装模作样地评头论足一番。王兴刚总是很认真地听,也打听其它餐馆的特色菜,他有空闲了还到处去品尝,回来后对山庄的菜加以改进和完善。现在的饭菜水平,我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了。他一直在追逐着餐饮文化,还搞起了自助烧烤项目,原材料自然是大可放心的。
住宿也不用多说,有两套精品房,还有八间简单房间,都装了空调,主要是供酷爱钓鱼的客人准备的,价格相当低廉,再加上“钓鱼台”上的房间,对小山庄来说,相当阔绰了。
老兵山庄的生态环境相当不错,山庄里长有参天古木,也有新颖花木,王兴刚特意制作了“说明书”,挂在树上,让欣赏者顺便了解了知识。王兴刚还弄了许多兰花栽植在路边,还摆放了盆景。当然,盆景的造型艺术还有待提高。这些都是凭借他的汗水向大自然讨要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直到11点睡觉,一直在劳动中,汗水出了一阵又一阵,几乎全靠身体“烘干”衣服。就是凭着这样的蛮劲,王兴刚创造出了老兵山庄田园一般的环境。整个山庄的环境幽雅、朴拙,也不乏精巧,比如那一片竹林,有吊床、秋千,颇有一些园林意味,随拍即是小景。
至于采摘,老兵山庄种植了不少果树,桃子、梅子……明年还会有葡萄,对于老兵山庄的客人来说,这里会有增值享受。桃子成熟的时候,山庄里的人长几张嘴也吃不过来,怎么办?太好办了,客人们走的时候,都顺带着拎一袋子鲜桃回家。
我很羡慕他的生活,做一个果农、花农,曾经是我梦想中的生活,他已经真真切切的在做了,而我还在做梦。
老兵山庄总共占地36亩,从半坡延伸到圣水湖边。到了圣水湖边,花草的小景就转换到雄阔的境界了,这里随湾就势,颇有几个好钓场。王兴刚的“钓鱼台”适得其所。当然,王兴刚的“野心”比“钓鱼台”大多了,他还想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游泳馆。
王兴刚的妻子在郑州有事业,王兴刚回到家乡打拼一年多了。这一年多,他带动了6户贫困户,也把老兵山庄打造成如今这可喜的局面。感谢这个时代吧,是时代给了创业者千载难逢的机遇,成功不会遗忘奋斗者。(袁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