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消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胡光凯 报道:到22日,竹山县潘口乡潘口河村村主任黄朝成,在村板栗基地为果树管理忙了半个多月,也没顾得回趟家。他说:“现在,不管是党员还是村干部,绩效都由群众考评,不拚命干不行了。”
黄朝成的扎实干劲,缘于竹山县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近年来,“一证四卡”制度、“领头雁”工程、干部政绩进行“立体式”考核等已成为全县14000多名党员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成为该县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活力之源!
干部,价值在创新中展示
今年元月,竹山县委向社会通报了81个单位、538名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得分情况。结果公布后的一个星期时间内,14名得分B类的干部主动向县委组织部说明情况,3名得分C类的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
干部的政绩怎么认定?竹山县抓住考核指标设置和考核结果运用这两个关键环节,通过分层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实绩考核全程公示、考核结果全部转化运用,初步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奖惩分明、群众公认的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潘口乡原副乡长李为明因学历不够,在2005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被改任该乡工会主任。但该同志因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连续两年考核为A类,得分在很多班子成员之上。去年8月,县委重新将其提拔为田家坝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人才,作用在创新中发挥
肖亮、王宝森是2005年到竹山工作的大学生志愿者,目前,已担任该县发改局实职副科级干部。两年来,该县通过出台解决编制、享受职级、自主择岗、优先提拔等6项优惠政策,共吸引19名大学生志愿者留在竹山工作,其中已有10人担任副科级干部。
贫困山区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引进人才的成本高、难度大。为此,该县提出鼓励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短期聘用、人才租赁、合作开发等方式进行柔性引才。去年以来,该县先后从华农大、省农科院等院校聘请了一批专家担当该县林果产业顾问,定期指导该县的林果产业发展。目前,该县林特产业面积达到58.7万亩,林特产业专业村达117个,年人均增收350元。
党员,活力在创新中显现
近年来,竹山县探索推行和完善了村干部“一证四卡”管理制度和农村干部“领头雁”工程,确立了村干部轮训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目前,竹山县村主职干部年均补贴由过去的1700元提高到350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0多元。去年,官渡镇楼房村党支部书记沈贤勇拿到定额补贴和绩效奖1.1万元,其中,仅烟叶产业绩效奖就兑现了6500元。
经济待遇的改善,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去年以来,全县1281名党员村干部积极投身“党员先进性承诺卡”活动中,结合新农村建设承诺践诺,新建特色产业基地8000亩。牵头成立茶叶、板栗、肚倍等专业合作社21个,组建绿松石、山野菜等产业协会25个,覆盖农户3.4万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