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省工商局昨公布去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2009-02-2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记者柯锐、解鸿震 通讯员彭为红、蔡俊辉)昨从省工商部门获悉,去年,全省12315机构共受理投诉、举报72125件,投诉调解成功7015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579.83万元。其中,家电和通信行业居投诉首位,手机质量投诉持续增长,打折降价产品质量、鞋类质量也成为居民投诉热点。昨天,省工商局公布了2008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商家拒换“问题”彩电受罚
  前年4月份,郭某在浠水某家电广场买了一台32英寸液晶电视。去年春节,他发现屏上有一个黑点。经一次维修后,不但没有修好,反而出现黑屏。商家称系人为原因造成,不予处理。郭某则要求换机。
  工商部门接到投诉后,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处理,但商家以产品售后维修由厂家负责为由,未在规定时间内处理。直到7月份,商家仍未按协议为郭某更换同型号电视机。
  工商部门认为,商家行为构成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合法要求的违法行为,遂对其罚款9000元。
  买鱼顾客摔伤获赔两万元
  前年10月,肖女士到荆门某超市购买鲜鱼,由于地面湿滑摔成骨折,住院26天共花医疗费7750元。肖女士认为,受伤直接原因系该超市销售鲜鱼处无防滑设施,且未设警示标志,应对其受伤进行赔偿。荆门市工商局东宝分局进行调解,该超市负责人主动承认自己有过失,并一次性赔偿肖女士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后期治疗费及其它费用27750元。
  瓶盖划伤获赔八百元
  去年春节,枝江市杨某买了4瓶品牌白酒。亲友聚会时,其母在传递酒瓶时,右手大拇指被参差不齐的瓶盖断口划伤。杨某向厂家反映情况,但厂家避而不谈赔偿问题。杨某便向省工商局投诉,称白酒酒瓶存在严重缺陷,要求赔偿。
  经当地工商部门调解,酒厂一次性赔偿杨某800元。
  打灾区旗号 卖劣质电磁炉
  去年6月2日,英山县工商局方咀工商所接到举报:有人以演出为名销售电器。工商人员赶到演出现场,看到台上的“演员”称自己是四川灾区的灾民,为生活所迫推销电磁炉。现场群众纷纷购买价格为200元的电磁炉。
  工商人员调查发现,“演员”无法出示演出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原来他们并非灾民,而是以演出为名非法经营电磁炉。执法人员现场查封了150台劣质电磁炉,并罚款2000元。
  “送药下乡”竟是卖保健品
  去年12月15日,监利县分盐工商所接到群众投诉,称一伙自称河南某公司的外来人员把一种保健品当成药品,诱导消费者购买,部分群众上当。
  经调查,原来这伙外来人员专门选择偏远农村,打着“送药下乡”的旗号,免费为群众讲解疾病预防知识,夸大保健品功效,进行虚假宣传。执法人员拨打宣传资料上的联系电话,以患者的名义咨询疗效。次日,这伙商贩果然如约而至,执法人员依法查扣了其涉案车辆及产品。受骗群众足额领到退货款8200元。
  “早餐奶”中竟无奶
  饮料里无任何动物奶的成分,居然敢宣称“早餐奶”。3月12日,该“早餐奶”生产企业被仙桃市工商局责令停业整顿,并罚款1万元。
  经查,当事人熊某,经营仙桃市某饮料厂,于2007年3月开始生产、销售名为“早餐奶”的饮料,产品包装上均标有“配料:纯净水、奶粉……”等字样。经核实,上述饮料系用自来水、奶味饮料稳定剂等原料生产而成,根本没有任何动物奶的成分。
  封杀“黑心棉”呵护学生
  9月中旬,黄冈市黄州区工商局城中分局将收缴的300余床“黑心棉”全部予以销毁,10名经营“黑心棉”的商店业主受到处罚。
  该局接到举报,有学生在学校附近商店购买到“黑心棉”。执法人员迅速对附近几所学校内部供给学生的棉被进行抽样送检,同时对商店进行突查。检查发现,有10家个体商店销售的棉絮内芯,全是对人体有害的化纤物质及陈旧垃圾棉,遂当场查处。
  襄樊工商查获制假碘盐案
  3月19日,襄樊市襄阳区工商局根据举报,端掉隐藏在一民宅内的制售劣质碘盐窝点。执法人员在制假现场发现有封包机、未使用的加碘食用盐包装袋等作案工具和原材料。经查为伪劣食用盐后,工商部门依法将此案移交盐业部门处理。
  假种子致小麦歉收
  枣阳市12户农民于前年10月12日在襄樊市某种子大市场张某处购买小麦种1845公斤播撒,播种面积130亩。去年5月上旬,小麦进入成熟期,12户农民发现其小麦与相邻同样品种的小麦长势存在很大差异。后经种子管理局对小麦进行田间现场鉴定,认定此为劣质种子。
  襄樊市工商局樊城分局接到投诉后,先后3次组织调解,最后张某按60元/亩的标准,一次性赔付枣阳市12户农民经济损失7800元。
  不合格肥料引发群体投诉
  7月28日,长阳工商局接到13户农民联名投诉,称购买的“钟氏”氨基酸有机肥为假肥,要求查处。
  经查,该肥为蔬菜专用肥,13户农民使用此肥料种植蔬菜110多亩,长势普遍不佳,受损较为严重。经权威机构检测,该氨基酸有机肥有机质、总养分不符合标签明示要求。
  工商执法人员会同农业专家,对农民受损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估,并由厂方一次性赔偿13户农民5.5万元损失。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