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竹山农业开发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 2009-10-19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胡光凯 郭齐成报道:金秋时节,在竹山县楼台乡秋冬农业开发现场,一个又一个项目相继开工:投资150万元的白莲村5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粗具雏形,4000亩的冬枣、金银花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展开……兴产业、强基础、建新村,近几年,竹山县全力推进秋冬农业开发,有效推动了城乡和谐发展。
    “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致富项目、特色产业作支撑,一切都将是无本之木。”得胜镇党委书记范奇如是说。该镇曾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颇具规模的鄂西北边贸集镇,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入驻。然而由于没有特色产业作支撑,没有稳固的致富项目,不少农民不得已重返故里,曾经红火的集镇陷入沉寂。
    “空镇现象”引发了竹山县决策者的深思。该县从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省农业厅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对竹山县各乡镇进行考察、论证和规划。根据专家学者的规划,结合秋冬农业开发,该县投资4亿多元在250多个村完善和兴建了茶叶、烟叶、药材、干果等8大特色产业基地63万亩。
    特色产业基地的兴起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78家。今年上半年,该县11家农业规模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33%。同时,该县还培植各类农村合作组织73家,培育农村经济示范户1.3万多户。特色产业基地的兴起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50元以上。
    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该县投资3亿多元修建通村水泥路1800多公里。同时,该县完成了15条小流域治理,完成了谭家河、东川等灌区配套工程建设,确保了6万多亩田地的旱涝保收。
    宝丰镇白沙河村7组农民温大礼今年喂了90多头猪。“以前缺水,行路也难,人都养不活,还养啥猪,现在这一切都解决了。”温大礼说,“如今村庄美了、腰包鼓了,日子过得不比城市里的人差。”
    “通过农业开发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和谐发展,竹山县迈出了坚实步伐。”县委书记沈学强说。按照“生态环境良好,绿色产业发展,人际关系和谐,群众生活富裕”的标准,该县在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就医求学方便的乡镇建起了70多个新农村,让4万多山里人过上了城里人的新生活。据悉,该县今年秋冬农业开发将完成8万多亩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及16000多亩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