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源头活水惠万民—竹山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发布时间: 2009-11-1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秦楚网讯 通讯员 王孟 袁斌 报道:“交400元开户费,我家就跟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洗衣机也能派上用场了,我要赶紧买台太阳能热水器。”11月6日,潘口乡鱼岭村村民拧开水龙头高兴地说。这是竹山积极创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示范县,大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让老百姓用上安全水的典型案例之一。

  让安全水流进千家万户
  竹山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土面积3586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54个村,总人口4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0.78万人。由于地形复杂,广大农户有不少要么翻山越岭挑水,稍遇干旱就无水可吃;要么靠吃老祖宗留下的古井水,苦涩难喝,用水无保证,生活受影响,健康受摧残。截止2004年底,水量、水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地区涉及31.4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7.1%。国家审核认定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7.98万人,其中14.48万人必须在“十一五”期间解决。
  近年来,竹山县抢抓国家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机遇,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创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和“十堰市饮水安全先进县”的总体目标,超前谋划,整体推进,基本实 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80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补助资金2648万元,兴建了城关水厂、宝丰水厂2处管网延伸工程,宝丰、溢水、秦古、竹坪、得胜、双台等11处集镇水厂工程,文峰长坪、溢水下腰店、田家坝玉郎寨、麻家渡双堰等10处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及62处分散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10.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收到“水厂建 得成、企业管得好、群众用得起”的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企业化运作、集团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行”山区规模化 供水新路子。

  创新筹资机制引得“活水”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县大部分乡镇都自建了小规模的自来水厂,由于普遍采用地下取水和河道提水方式,水质、水量无法 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近几年来,为彻底解决饮用水源问题,该县按照新农村建设、集镇化发展的需求,对水厂建设进行远景规划设计,将相关供水范围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投资法人,县农村饮水安全办公室负责对各水厂建设法人行使行政监督权,认真执行工程建设地方配套制、群众筹资承诺制,把规模供水工程建设与灌区建设、小型水利民办公助项目、移民安置、招商引资、出 让经营权、鼓励农民投入结合起来,千方百计破解建设资金难题,走出了一条“国家补助、项目带动、群众自筹、社会融资、多轮驱动”的筹融资新路子,初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融资新格局。
  2005年,该县切入灌区建设资金,高标准完成8700米谭家河主干渠改造,既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0.5万亩,又为宝丰水厂提供了清洁、稳定的水源,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秦古水厂水源地——洞沟水库距水厂15公里,引水渠道老化失修。2007年,该县切入小型水利民办公助项目资金,高标准实 施洞沟水库渠道改造项目,整治渠道10.8公里,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300亩,不仅解决了秦古集镇周边4个村农业灌溉问题,也为 秦古水厂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为解决潘口水电站移民安置区饮水安全问题,该县把规模供水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紧密结合起来,整合移民安置用于解决饮 水问题的资金和人饮安全项目资金,切入500万元移民安置资金和500万元人饮安全项目资金,新建田家水厂、官渡水厂和深河水厂,解决了3个移民新镇及周边群众饮水问题。
  近年来,该县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导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政策,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规费征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通过招商引资来破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难题,已累计吸纳社会资金800多万元,业主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和管理者,其投入的建设资金占工程建设资金的50%以上,有效缓解了地方配套和群众筹资压力,确保了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
  为解决秦古、得胜水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竹山县依法出让了秦古、得胜水厂建成后10年的经营权,筹集建设资金40万元, 解决了水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水厂顺利建成投运。

  扩大供水规模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该县立足各供水区域实际和水源条件,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合理选择水源,因 地制宜确定项目,分门别类予以推进,探索出功能延伸型、片区集成型、集镇带动型、联村共建型、新区复合型“五型”供水模式,实现了规模效益。
  该县以县城为中心,依托县自来水公司,把城关镇、潘口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切入到县自来水公司,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启动实施城区管网延伸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供水企业的设备功能,先后解决桥东、莲花、南门3个村和潘口集镇及小 漩、悬鼓洲等村组7000多人的安全饮水,县自来水公司供水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实现了对县城及城郊农民稳定供水、安全供水。
  宝丰、麻家渡、擂鼓3乡镇是该县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密集、集镇及周边饮水安全问题最突出的片区。2005年,该县采取区 域集中连片、跨乡镇供水的办法,利用谭家河水库的水源和已有的干渠,切入人饮安全项目资金,按日供水2万吨覆盖面积20平方 公里解决6万人饮水安全的规模,依托县自来水公司建设宝丰水厂,着力解决宝丰、麻家渡、擂鼓3乡镇集镇及周边农村供水问题 。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不仅满足了3个集镇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用水需求,集镇周边8个村2万人也吃上了城乡同价的安全水。
  随着农村集镇化步伐加快,集镇人口不断增加,该县在人口比较密集的乡镇兴建采取择点新建、以镇带村的办法,建成了溢 水、秦古、竹坪、得胜、双台、田家、深河、官渡8座集镇水厂,一举解决集镇及周边群众饮水安全,目前受益人口已经达到5.5 万人。
  对人口相对集中、地理位置较近的中心村庄,该县采取联村共建、跨村供水的模式,新建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沿村带动 、幅射周边地区。溢水镇下腰店村和潘口乡潘口河村相邻,305省道穿境而过,2个村共有移民2000多人,加上原有人口,总计近 5000人,该县在两村交界处集中集成建设了一个规模化水厂,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还辐射到周边村庄。 目前,我县通过联村共建,建成规模供水工程10处,使0.8万人用上了安全水。
  该县还结合移民安置点和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建成分散饮水安全工程62处,解决了1.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加强后续管理确保安全水长流
  让农民群众用得上安全水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农民用得起干净、便宜的放心水是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人饮”工程后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过去的乡镇自建水厂、村组自建供水工程及“十五”期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因机制不活、体制不顺、产权不清,不仅工程 质量保证难、工程维护难、水费征收难,而且水量不足、水质不高,没有充分发挥饮水工程效益,无法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饮 水安全。近年来,该县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严把工程设计关、资金管理关、建设质量关,积极探索规模供水管理运营新机制, 充分发挥了规模供水效益。一是建立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坚持每年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 ”之一向社会公开承诺,纳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管理,实行任期目标考核。二是坚持饮水安全工程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充分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体现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 工程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集镇建设相配套,集镇水厂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后方可施工,确保了水厂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四是严格执行国债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设立“明白墙”,公示工程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情况,接 受社会监督,提高了资金管理使用效益,确保了资金安全。五是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村镇供水工程 技术规范》,实行工程“四制”,严把设备材料采购、施工队伍、工程现场监管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关口,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进 行。六是实行龙头带动,市场化运作。农村水厂要长期发挥效益,关键要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近几年来,我们实行市场化运作 和政府调控水价的办法,发挥龙头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建成“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 供水企业,既整合各方面资源建设标准化的集中供水工程,又节约了管理和运行成本,形成城乡统一的水价,减轻农民用水负担 。目前,我县已探索出委托代管型、县自来水公司直管型等运行管理模式,受益区农民群众非常满意,水厂自身经营良好,有效 地解决了水厂管理难、运行难的问题。

  一股安全水引来百业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让群众用上了安全水,还带动了集镇蓬勃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
  溢水、得胜、秦古等集镇水厂建成后,集镇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仅溢水镇2009年集镇新建房屋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镇面貌日新月异。
  随着方便安全的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农民纷纷购置了洗衣机,安装了热水器,用上了卫生厕,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生活,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
  “饮水难”及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速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