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 特约记者 方荣华 通讯员 全宝琴 包大勇 报道:11月13日,竹山县潘口乡小漩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由县财政、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为首批80位失地农民申请办理养老保险。这是该县“三级联动”整改的事项之一。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竹山县结合“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和第二批整改落实“回头看”的工作要求,在全县开展“县级领导联乡镇、县直部门帮扶村、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实现县乡村三级互联互动,充分发挥县直部门优势,整合各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集中财力物力投向基层乡镇和村,办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
饮水安全是移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竹山县将移民安置点饮水工程纳入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整合移民安置资金和乡镇配套资金,投入1300万元,新建43处移民安置点饮水工程,铺设引水管道153.6公里,使近2万名移民吃上了洁净水。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以来,该县通过“三级联动”,先后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3处,新修通村水泥路238公里,建设沼气池5177口,将800多名村干部、民办教师、失地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成立了17个便民服务中心、45个村级便民服务室和300多个便民服务点,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竹山县结合“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和第二批整改落实“回头看”的工作要求,在全县开展“县级领导联乡镇、县直部门帮扶村、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实现县乡村三级互联互动,充分发挥县直部门优势,整合各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集中财力物力投向基层乡镇和村,办了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
饮水安全是移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竹山县将移民安置点饮水工程纳入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整合移民安置资金和乡镇配套资金,投入1300万元,新建43处移民安置点饮水工程,铺设引水管道153.6公里,使近2万名移民吃上了洁净水。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以来,该县通过“三级联动”,先后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3处,新修通村水泥路238公里,建设沼气池5177口,将800多名村干部、民办教师、失地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成立了17个便民服务中心、45个村级便民服务室和300多个便民服务点,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