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心动则有行动 竹山打造计生文化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发布时间: 2009-11-2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初冬的竹山,丰收的喜悦中蕴含着文明与和谐。

  3586平方公里的神奇大地上,到处充满人文理念的计生标语和有关和谐计生的政策法规宣传栏,让人领略到前所未有的计划生育文化风采和规模。统筹人口问题,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热潮正在掀起。

  2009年,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4.1%,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0.23%,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下降到111.48∶100。

  上下齐唱计生曲

  计划生育,是竹山县委书记沈学强、县长佘立柱时刻铭记在心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正是领导带头,各级党政一把手深入一线亲自抓人口计生工作,形成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大格局。

  “任务交给‘一把手’,工作依靠‘一把手’,整改督办‘一把手’,责任追究‘一把手’。”抓“一把手”,就是计划生育工作的抓手。“计划生育是大事,工作再忙,计生工作冲击不得;时间再紧,计生工作放松不得;财政再困难,计生经费短缺不得;关系再好,计生一票否决含糊不得。”县委书记、县长经常这样讲,也这样做。为此,该县在人口计生工作中实行县级领导包一个乡镇、联系一个村,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包联到村。县政府与各乡镇、各战线和32个人口计生管理成员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领导与部门齐重视、共负责的良好局面。

  足额预算事业费,是该县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体现之一。县委、县政府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足额预算计划生育事业费,使全县计划生育事业费均达到或超过省定投入标准。

  实行动态管理,坚持“一票否决”,是该县强化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计生两手抓、两手硬,同奖惩、同兑现。每季度对各乡镇及各村人口计生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通报排类,连续3次排在三类的乡镇,年终上报市里作为全市重点管理乡镇;连续3次排在三类的村,年终作为县里重点管理村。凡是年终重点管理的乡镇和村均实行“一票否决”,并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自2007年10月份以来,全县共对570多个村以上单位、950多名个人进行了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审计,先后“一票否决”175个单位、210名个人。

  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是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保证之一。该县明确规定:对长期从事人口计生工作政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2007年以来,先后有30名分管计生工作的乡镇领导、计生专干和2名局机关中层干部被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在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上,该县在全市首创计生“双专干”(村文书主抓村级计生业务,计生女专干主抓B超“三查”、随访服务等)制度。为把信息网络建设延伸到组一级,工作任务落实到组一级,该县1426个村民小组都配备了人口计生信息员。

  生育文明进万家

  靓丽、和谐、温馨、文明的计生宣传理念,在该县处处得到体现。

  2009年,该县以全市 “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积极构建 “入户宣传、标语宣传、阵地宣传、媒体宣传、文艺宣传”等“五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新机制,使宣传教育的内容从单纯的政策法规、避孕节育拓展到优生优育、知情选择、生殖健康、出生缺陷干预、办事程序等方面,宣传教育的形式由简单的刷写标语、发放宣传品,延伸为丰富多彩的户外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只生一个娃就是好。

  竹山县是全省生育文明建设试点县之一,为把生育文明抓到实处,县委、县政府结合“十星级”系列文明创建,按照“计划生育好、子女教育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关系好、勤劳致富好”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生育文明示范户”创建标准,积极开展了文明新风、家庭关怀、子女教育、邻里和谐、幸福家园等生育文明建设活动。210多个生育文明村共评选出生育文明示范户19850户,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对计生 “特困家庭”进行救助、“女孩家庭”进行关爱、“少生快富家庭”和“生育文明示范家庭”进行表彰奖励。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几年来,累计对258名在普通高考中被二本(一)以上院校和在中考中被郧阳一中、十堰市一中和东风公司一中录取的竹山籍计生家庭女孩每人给予500元奖励,有86名农村独生女就读县内高中和职业中学享受到加分奖励优待。

  强基固本促规范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该县在抓人口计生工作时,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牢牢抓在手中。

  完善县、乡、村三级计生例会制度,始终坚持每月1日村级计生例会、每月3日乡镇计生例会、每月8日县级计生例会制,集中解决了乡镇服务中心建设、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农村计生家庭社会养老保险等20多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建立人口计生信息共享机制。该县成立了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人口计生、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口计生信息资源部门共享机制领导小组,完善了人口计生部门与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月信息交换制度,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户籍变更、新婚家庭等情况,保障人口计生信息运转及时,提高了人口统计准确率。同时,县、乡两级政府先后还投入170多万元资金用于县、乡信息系统机房建设及设备更新,确保了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

  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2007年以来,全县248个行政村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职权与责任相一致的原则,依法制定和完善了村(居)民自治章程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为主、民自治、户落实、合同管”的合同管理,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有人管事、有人做事,消除了计生工作盲点。

  改革目标考核评估机制。为彻底改变“一天考核定全年、一村考核定全乡和一次考核定结果”的弊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级计生工作特点,积极改革和完善人口计生目标考核评估机制,坚持“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平时经常性工作运转情况的综合评估力度,坚持实行季度评估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尽可能地体现目标考核内容的全面性、综合性,目标考核结果的公开性和公正性。

  以人为本显关怀

  强化技术服务阵地建设。2007年以来,该县按照“八统一”标准,县、乡两级政府共投入1100多万元资金对县、乡服务站进行了重建、扩建和改造。2008年3月,县计生服务站顺利通过了省优质服务站达标验收。全县17个乡镇新建中心服务站5个、改建6个、在建3个。实行村计生服务室、卫生室“合二为一”,以满足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

  全面实施生殖健康推进计划。县、乡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以服务生育、节育、不育为主线,全面开展以避孕节育、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认真做好适龄青年婚前医学检查,扎实开展妇科病免费普查活动,今年已为8万多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普查妇科病,为397个家庭贫困重症妇科病患者进行免费治疗。

  为已婚育龄妇女开展避孕节育全方位服务。今年以来,全县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89.65%,当年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为72.88%,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对象随访服务率达98%。

  管控创新见成效

  理顺社区人口计生管理体制,加强以现居地为主的流动人口属地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以房管人、县镇结合、齐抓共管、居民自治、双向考核”的新型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管理责任体系。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权下放到城关镇各社区,各社区配备专职计生专干和楼栋信息员。县政府对城关镇5个社区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从县人口计生事业费中列支1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社区人口计生工作正常开展。进一步强化人口计生、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建设、房管等部门的责任,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了信息共享、管理互补、服务互动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查询反馈工作。

  源头控制防违纪

  违法生育依法得到查处。2007年3月,成立了竹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察大队,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生育及“两非”案件的查处力度,扎实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两清一治”专项整治活动。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得到遏制。为了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和严厉打击 “两非”案件,该县成立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和 “两非”案件查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2007年以来,全县共查处“两非”案件21件,结案21件。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3年大幅下降。

  计划生育行政审批进一步规范。为从源头上理顺生育秩序,杜绝乱办证和办人情证等问题,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该县人口计生局对生育第二个子女和再生育一个子女实行局长办公会集体审批制度,一月一审批,一月一下文,一月一公告。近两年来,全县申报生育第二个子女和再生育一个子女中,116例因不符合审批要求被退回。

  计生家庭得实惠

  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全面实施。该县把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建立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2005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奖励扶助金和特别扶助金共672万元。

  全额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该县明确规定:属农村村民或者城镇无业居民的,从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专项资金中列支30%,从县政府预算到乡镇的社会抚养费中解决70%。自2007年启动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机制以来,3年累计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430.78万元。其中,2009年全县累计办理《独生子女证》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5850人,领证人数占一孩已婚育龄妇女的45.51%。

  计生家庭系列保险全面开展。2008年11月,该县在得胜镇开展了计生家庭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将夫妻一方已采取绝育措施的双女户或独女户家庭,女方年满40周岁、男方年满45周岁的夫妇纳入参保范围。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财政负担60%、个人负担40%,当年就为得胜镇56名对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23万元。今年,该县又把农村计生家庭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9个乡镇,投保计生保险险种从3个增加到5个。与此同时,该县还启动了企业退休职工3500元的计生奖励政策兑现工作,真正做到让计生家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人口计生创新发展无止境。 “保省优、创国优、添亮点、争一流”是该县人口计生工作的总目标。该县将再接再厉,以更加务实的精神,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确保全面实现创 “国优”目标,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本版组稿:夏行武 柯靓 余致阳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