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弓长 赵发军 高运华 报道:11月22日清早,竹山县官渡镇木棕村移民集中安置点鞭炮声此起彼伏,当天又有3户移民搬家。28栋移民新居依山就势分成上下两排,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在红灯笼的映衬下格外好看……
对面不远处的山坡上,挖掘机挥臂作业,即将完成新开发300亩茶园的任务,与荒废多年已经重新开发出来的200亩老茶园连成一片,新修的水泥路面作业道从山脚通到山顶,这块茶园将分给该村的移民。说起不到一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官渡镇党委书记、镇长龚世华笑着说,木棕村攀了一门“好远亲”。 高起点规划全方位帮建 木棕村位于省“十一五”重点工程潘口水电站淹没区内,自然条件差,交通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移民搬迁是当务之急。年初,市财政局领导带队深入木棕村实地调研,通过走村入户察民情,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了“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帮建工作思路,站在把该村建成移民迁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先导区的高度,制定了2009年帮扶工作计划和2009-2011三年帮扶工作规划,把移民迁建作为帮扶工作重点和机遇,并决定从村组交通、安全饮水、农村能源、特色产业发展、移民建房、村级阵地和文化建设以及卫生事业等多个方面开展全方位帮建,指导和协助镇村规划包装向上申报争取项目8个,计划争取资金10万元,已经成功争取6个,协调到位资金65万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促移民搬迁管长远发展 年初,市财政局领导专程带队深入木棕村实地调研,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效果明显”的帮建原则,既着眼解决木棕村眼前的困难,把帮建重点放到扶持移民户建房搬迁,又致力兴建水、路等配套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植致富产业,增强发展后劲。经过走访摸底,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决定与10户贫困移民户结成帮扶对子,帮他们找致富门路,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他们能够建成新房并如期搬家。同时,工作队紧扣“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化”的预期目标,指导组织该村实施项目,先后修通了移民安置点连通省道的2.2公里水泥路;新修茶场至新集镇7公里公路,路基已经基本贯通;引水5公里的饮水安全工程已于今年8月初建成交付使用;请市农科所农业专家实地察看,指导规划布局500亩标准化茶园;对统一装饰风格和兴建水冲式厕所的移民户给予资金补贴,即将兑现到户;集中规划建设三座猪舍并配套建设沼气池,已经完成土方开挖;总长3公里的茶叶基地机耕道已经建成。 深情系移民鼎力建新村 为尽早使规划变为现实,造福该村群众,市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多次深入到帮建工作第一线。 5月19日,市财政局副局长马泽民一行来到该村,对移民搬迁、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实地调研,并审定帮扶规划。 6月17日,工作队队长程永川来村,踏勘引水工程施工路线。 7月7日,市财政局党委副书记周俊涛、工会主席季芳和工作队队长程永川顶着炎炎烈日来村,先后走访了王安成、邹高辉、邹生海、沈宣荣等结对帮扶户,给他们送来食用油等慰问品,察看了山羊养殖、茶叶种植等帮扶项目启动情况,还捎来了市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先锋对他的帮扶户王安成的亲切慰问。 10月24日,工作队队长程永川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深入天池岭水库察看淤积情况。 …… 市财政局党委对帮建工作明确提出了四个到位:责任到位、项目争取到位、资金扶持到位、项目组织落实到位。除基础设施项目外,该局计划扶持该村兴建茶叶加工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部分村民到市直技能培训机构学习机动车驾驶、机电修理、饮食服务等方面技能,请农业、畜牧业等方面专家进村给村民传授牛羊养殖、烟叶种植、茶叶加工等实用技术,力争一户培养一个科技明白人,为农户持续增收和该村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