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竹山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发布时间: 2010-06-2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今日竹山网消息(秦楚网讯) 6月15日,竹山县宝丰镇小堰村茶农梁俊兵趁天晴忙着采摘夏茶。他告诉记者,他种的5亩茶园流转到圣水茶场后,每亩茶园茶场补助500元,夫妇两人为茶场采摘一季春茶,也能收入4000元。
像梁俊兵一样,宝丰镇茶叶工业园周边近200位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农民变身产业工人是竹山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变化。
    去年,竹山启动建设以236、305省道沿线为重点的“双百里城镇带”,将17个乡镇72个村纳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县里建立“县级统筹、镇村组织、部门帮扶、全民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整合全县优势资源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该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农户改造房屋、绿化环境、硬化道路等给予扶持。目前,示范区内80%农房完成改造,3000多农户实施了“三改一建”,铺筑人行道彩砖2.2万米,硬化水泥路95公里,绿化植树130万株,从文峰乡至擂古镇建成了一条独具魅力的百里秦巴风情走廊。前不久,省委书记罗清泉在考察竹山城乡一体化建设后赞不绝口:“竹山生态文明建设得好,与七年前相比城乡面貌变化巨大!” 
    擂古镇建成的七公里长的秦巴风情走廊,古朴典雅的民居整齐划一,房前花坛绿树相间,路旁彩砖华灯相映,犹如世外桃源。“路宽了,灯亮了,环境更美了,如今的农村与城市没啥两样。”村民柯传经由衷地感慨。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农民变工人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县委书记沈学强一语中的。为此,该县重点培植溢水现代农业、擂古现代烟草业、文峰生猪繁育等十大产业示范区,县里每年投入示范区2000万元资金,扶持农户兴产业、办企业,基地与车间、农民与企业“无缝对接”,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逐步变身产业工人。 
    溢水镇已建成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其中500亩以温室和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年销售收入达400万元。百余农民常年受聘在示范园种菜,每年务工收入100多万元。
    “3年内,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将建成为产业特色明显、社会事业发展、镇容村貌整洁、民风文明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农村示范区。”县长佘立柱如是说。(方荣华 梁冲)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