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高于全国
已为46万人次核销医疗费1.5亿元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邵义龙 通讯员 甘雷 报道:7月5日,竹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为上庸镇磨滩村患者江明华、竹坪乡佛洞村患者周明兰各核销医药费3万元。至此,该县自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以来,已累计为34万门诊病人、12万住院病人核销医疗费用1.5亿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竹山县大力宣传落实新农合政策,农民参合率逐年提高。2009年底,竹山农民参合率达98.29%,高于全国(2009年底全国为94%)及十堰市(今年为96.24%)平均参合率。目前,该县新农合基金总量达5608.58万元。
新农合政策的实施,使竹山农民的医疗健康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过去竹山贫困山区的群众总是“小病扛、大病躺”,新农合政策实施后,参合农民的就诊人次大幅增加。近年来,竹山参合农民门诊就诊率由12%提高到23%,住院率由3.85%提高到9.17%;参合农民住院补助率由实施之初的30.87%提高到45.16%,今年预计将达到50%,住院农民人均补助金额由573元提高到1027元。新农合政策的实施、补助水平的提升,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就医难问题,农民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竹山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为确保新农合惠民政策健康运行,竹山县建立健全了新农合组织管理体制,完善了新农合基金管理办法,严格遵照“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的原则管理基金。该县制发了《基本药品目录》、《单病种限额付费目录》、《竹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新农合业务运行规范》等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制度与标准;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考评细则及“三级医疗审核”制度,对定点医疗实施动态管理,每年度与各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协议书,并按照考评细则,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半年及年度考核;建立了县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县、乡定点医疗机构HIS系统与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并稳步推进村级定点医疗机构与新农合系统对接。目前,竹山县农合业务运行流程实现了网上结算、网上审核及网上监管。
新农合业务的推行,为竹山县卫生事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农村群众“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人次大幅增加,医疗收入明显增长。据测算,近几年来,竹山县新农合基金投入量达1.5亿元,拉动医疗消费4亿元,新农合制度真正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加速器”,实现了“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多赢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