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消息 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
连日来,湖北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务院出台的系列保供稳价举措,加强价格调控,稳定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价格总体水平,基本平稳
着力抑制物价上涨,多套“组合拳”成效积极。
11月22日,省物价局介绍,1至10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但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
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武汉市10月份居民鲜菜价格环比涨幅0.8%,排第32位;同比涨幅19.7%,排第30位;1至10月份累计涨幅14.9%,排第27位。
目前,湖北省价格总体水平保持基本平稳。
省物价局19日的监测结果显示,与17日相比,53个监测品种价格虽仍在较高价位运行,但基本平稳。其中,粮油价格小幅上涨,蔬菜、猪肉、鲜鱼价格有所回落。
比如,猪精瘦肉跌0.44%,猪腿夹肉跌0.18%,猪排骨跌0.66%,羊肉跌0.12%。草鱼跌0.72%,鲫鱼跌0.80%。
监测的13种蔬菜价格9种下跌,4种上涨,平均下跌0.53%。如,包菜跌5.04%,萝卜跌4.85%。
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供应
价格起落,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市场供需。
省物价局建议,进一步贯彻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实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稳定和增加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切实加强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建设和蔬菜大棚建设,提高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
当前,尤其要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因地制宜建立蔬菜储备制度,保证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有相当于一周消费量的动态库存。
为畅通鲜活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我省将全力落实国务院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副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启动补贴制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
以武汉市为例,根据物价、民政、财政部门提出的建议,该市已决定,对全市9万户计20.2万城市低保人员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省物价局建议,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增强价格监管调控能力。在此之前,已经设立价格调节基金的地方,要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市场物价、补贴低收入群体的作用。没有设立价格调节基金或价格调节基金不足的地方,要安排和落实抑制市场物价、补贴低收入群体的专项资金。
210个检查组,巡查农副产品价格
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物价的重要举措。
目前,全省物价部门正重点对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价格和收费进行巡查,严肃查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
据统计,全省已组成210个检查组,近2000人次参加巡查。近期,由物价、商务、工商部门组织督察组将赴各地检查。
以荆州为例,当地物价局快速查处并公开曝光了一起城区串通抬高面条价格的案件,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
督察组还将调查摸底各地农副产品市场收费项目。省物价局透露,我省将加大清理整顿农副产品市场收费的工作力度。2011年春节之前,除国家统一安排和省政府确定的调价项目,各地不得出台新的调价项目。
同时,湖北省将加强对市场价格的动态监测分析,第一时间捕捉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妥善应对。
据悉,湖北省还将建立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省物价局、省委宣传部、省工商局等多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周芳 吴佳)
连日来,湖北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务院出台的系列保供稳价举措,加强价格调控,稳定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价格总体水平,基本平稳
着力抑制物价上涨,多套“组合拳”成效积极。
11月22日,省物价局介绍,1至10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但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
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武汉市10月份居民鲜菜价格环比涨幅0.8%,排第32位;同比涨幅19.7%,排第30位;1至10月份累计涨幅14.9%,排第27位。
目前,湖北省价格总体水平保持基本平稳。
省物价局19日的监测结果显示,与17日相比,53个监测品种价格虽仍在较高价位运行,但基本平稳。其中,粮油价格小幅上涨,蔬菜、猪肉、鲜鱼价格有所回落。
比如,猪精瘦肉跌0.44%,猪腿夹肉跌0.18%,猪排骨跌0.66%,羊肉跌0.12%。草鱼跌0.72%,鲫鱼跌0.80%。
监测的13种蔬菜价格9种下跌,4种上涨,平均下跌0.53%。如,包菜跌5.04%,萝卜跌4.85%。
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供应
价格起落,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市场供需。
省物价局建议,进一步贯彻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实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稳定和增加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切实加强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建设和蔬菜大棚建设,提高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
当前,尤其要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因地制宜建立蔬菜储备制度,保证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有相当于一周消费量的动态库存。
为畅通鲜活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我省将全力落实国务院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副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启动补贴制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
以武汉市为例,根据物价、民政、财政部门提出的建议,该市已决定,对全市9万户计20.2万城市低保人员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省物价局建议,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增强价格监管调控能力。在此之前,已经设立价格调节基金的地方,要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市场物价、补贴低收入群体的作用。没有设立价格调节基金或价格调节基金不足的地方,要安排和落实抑制市场物价、补贴低收入群体的专项资金。
210个检查组,巡查农副产品价格
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物价的重要举措。
目前,全省物价部门正重点对农副产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价格和收费进行巡查,严肃查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
据统计,全省已组成210个检查组,近2000人次参加巡查。近期,由物价、商务、工商部门组织督察组将赴各地检查。
以荆州为例,当地物价局快速查处并公开曝光了一起城区串通抬高面条价格的案件,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
督察组还将调查摸底各地农副产品市场收费项目。省物价局透露,我省将加大清理整顿农副产品市场收费的工作力度。2011年春节之前,除国家统一安排和省政府确定的调价项目,各地不得出台新的调价项目。
同时,湖北省将加强对市场价格的动态监测分析,第一时间捕捉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妥善应对。
据悉,湖北省还将建立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省物价局、省委宣传部、省工商局等多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周芳 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