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砥砺奋进 足音铿锵--看竹山县“十一五”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 2011-01-1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特约记者 方孝春 夏行武

    “十一五”期间,面对金融危机、移民搬迁、自然灾害等重重困难,竹山县化危为机,全力发展水电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末,竹山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5亿元、2.7亿元,年均递增19.3%和25%。竹山高起点迈进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车道。

    拐点——世界难题新答卷

    大型工程移民,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2009年初,市委书记陈天会在竹山县调研时要求:“2009年,竹山县要争取完成水电全面开发、移民妥善安排、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四大任务,迈过这个拐点,竹山县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世界难题,是挑战更是机遇。两年过去,竹山县成功迈过2009年这个拐点:潘口水电站大坝顺利封顶,小漩、龙背湾两大水电站顺利截流和开工;潘口水电站2万多名移民和谐迁移安置。

    补偿标准低,加上“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县情,加剧了竹山移民安置难度。

    面对难题,竹山干群迎难而上。

    移民安置,是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将有力促进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移民大规模的搬迁重建,将大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随着移民搬迁和工程建设的推进,山区交通和基础设施必将显著改善……“大工程、大建设,短期内会遇到大矛盾、大困难。”竹山县委书记沈学强说,“从长远看,必将带来大机遇、大发展。”

    群众最有智慧,把解难的钥匙交给群众。

    移民身份,真假难辨,怎么办?

    县里成立由县移民局、业主方、监理方和移民干部、移民代表组成的移民身份认定审核组,逐村、逐组、逐户、逐人核实,并将结果三榜公布,让群众甄别,清除“假移民”1000多人。

    重建移民村,争地段和楼层好坏,怎么办?

    群众提出“整村地段、区域不变,整组划分、顺序不变,整街推进、邻里不变”的宅基划分原则,矛盾一一化解。

    林地补偿,面积不均,怎么办?

    群众组织测量,张榜公布,公开兑现,难题迎刃而解。

    千难万难,依靠群众就不难。竹山移民的实践,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真理。

    创造性的政策是克难的法宝。

    全县移民安置预算22.5亿元,其中4亿元由地方自筹。钱从哪里来?竹山县委、县政府整合迁移扶贫、农村公路、小流域治理、低丘岗地改造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向淹没区和安置区倾斜,弥补资金不足。

    部分移民建房面临资金短缺,县里出台政策,以移民后扶资金为担保,由县农信社给每户提供3万元的贷款,其中1万元由县财政贴息。

    ……

    要移民,先移心,难能可贵是真情。

    身患癌症的县信访局党组书记李传知,两年来驻村入户,没日没夜工作在移民一线。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动人的佳话,创造了令人称奇的“竹山移民速度”。20个月,该县迁建集镇3座,新建移民小区53个,建移民房100万平方米。两年时间,搬迁移民2万余人,提前一年实现搬迁目标。

    破冰——先行先试解“二元”

    坡屋顶,马头檐,粉白墙,朱红门,格子窗……竹山县305省道沿线文峰乡至擂鼓镇沿线山乡,一座座别具情趣的秦巴庸派村镇,在蓝天碧水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竹山先行先试建设305省道沿线7个乡镇136个村在内的百里城镇带,闯出了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路。

    去年6月,原省委书记罗清泉对竹山县提出的“村镇整洁靓丽、产业效益明显、基础设施配套、社会文明和谐、城乡统筹发展”,“以百里城镇带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连片整建,催生百里宜居村镇。2008年起,竹山结合移民安置、工程拆迁、扶贫迁移、地灾搬迁、更新改造、村庄整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施、统一风格、统一政策,实行房屋、设施连片整建,催生了百里宜居村镇,让305省道沿线百里城镇带成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为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竹山在百里城镇带内新修通村水泥路1200公里,硬化到院入户路100余公里,新建4座集镇水厂、22个村级水厂,建起大型垃圾集中收集池150多处,农村沼气普及率达70%。宝丰镇日供水万吨的水厂在解决集镇3万人口安全饮水后,供水向擂鼓镇、麻家渡镇的10个村延伸,让2万多名群众告别了饮水难。

    “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宜居村镇的重要内容,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竹山县县长佘立柱多次强调。县里每年拿出上千万元培训农民,使10万劳动力转移就业;99%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0%的农村五保对象实现集中供养;农村低保“应保尽保”,1万多名困难群众生活有了着落,农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实施工农对接,将项目、资金向百里城镇带倾斜,发展茶叶、烟叶、肚倍、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培植宝丰生态茶叶、溢水设施蔬菜、擂鼓现代烟草、文峰生猪繁育等十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集中建设5个工业发展集中区,壮大水电能源、特色矿业、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集群,催生9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培植20家亿元企业和100家规模企业,实现了以工带农、以工哺农。

    在先试先行建设百里城镇带的同时,竹山还启动了236省道百里生态景观带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城两线”城镇带建设,聚集了80%的经济总量,惠及了全县60%的人口。

    塑魂——虚功实做创“十星”

    “十星级”文明农户系列创建,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四面旗帜之一,是 “辉煌荆楚六十张名片”之一。去年,竹山县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十改’(房、水、电、路、厨、圈、厕、院、场、地)‘十建’(以‘1+9’模式建起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了村有办公用房、文体广场、综治维稳和便民服务室、专业合作社、党员群众电教中心、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室、综合服务社、就业培训中心)创‘十星’,以创为主,以评促创,创评结合”和突出发展主题的“一星带九星,十星齐发展”创评方式,再次实现“十星”创建的创新,成为解难的金钥匙。

    堵河梯级开发,3万移民80%以上迁出深山,搬进集镇,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去年2月初,经过深入调研,竹山在上庸镇启动移民安置区 “十星级”文明创建活动,调整、充实了“十星级文明农户”、“十星级文明村”创建内容,通过引导移民真创实评致富星、生态星、道德星、信用星、科技星、法纪星、计生星、文教星、团结星、健康星,促进移民安置区和谐稳定。

    “一星”带“九星”,致富发展闯新路。竹山把促进移民致富放在首位,以“致富星”为统领,形成“一星”带“九星”、“十星”共争辉。同时,将“十星级”文明创建与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找准争创结合点,村评星协会、红白理事协会、环境卫生协会、文艺协会等群众组织负责检查考评,让移民在创星评星中争荣誉、受教育、强素质、得实惠。

    上庸镇迁移移民1.1万名,新集镇内安置的3000多人仅有少量土地,大量劳力闲置在家无所事事,稳定、发展任务艰巨。上庸镇在“十星级”文明创建中,整合政策和资金,培植特色产业,推动全民创业,促进移民致富。目前,上庸镇已输出劳务1200多人,培训针织、汽车驾驶、茶叶加工、蔬菜种植600多人,培植种养大户76户,发展农家乐、购销经营、运输等个体户107家,基本实现了“人均有半亩茶园,家家有一个致富项目,户户有一个技术人才”。

    腾飞——砥砺奋进大跨越

    去年12月23日,投资4亿元的竹山国际绿松石城开工建设,标志着“十二五”开局之时,竹山县告别了“卖石头”的历史,走上一条深加工增值之路,宝石的价值将得到极大提升。

    也就在艰难迈过“拐点”、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之时,竹山县作出了科学决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和城乡一体化,致力建设水电大县、矿业富县、茶叶名县、旅游新县和山区经济强县。

    千里堵河穿越竹山全境,给竹山县留下了富甲一方的水能、矿产、生物等资源。据勘测,竹山县内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达100万千瓦。全县已探明的矿产潜在价值超过1万亿元,是中国的绿松石之乡和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

    去年12月28日,龙背湾电站主体工程开工,标志着竹山县堵河水电开发吹响集结号,到2013年,随着潘口、小漩、龙背湾三大水电站全面竣工投产,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超过90万千瓦,年发电将达20亿千瓦时,年实现售电收入可达8亿元,年创税收将达2亿元以上。26万亩人工林、102万亩的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将形成400公里堵河绿色生态走廊。

    矿业富县成效斐然。该县所属湖北鑫银贵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明科矿业集团携手,合资成立了湖北华凯矿业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年选冶千吨银、3吨金的扩能改造项目,培植年产销20亿元的贵金属企业,将把竹山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贵金属基地。随着得胜庙垭铌稀土资源的开发、天新医药等8大工业基地的兴建,以工促农、工业兴县和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将全面实现。

    整合资源,科学开发,竹山县必将在“十二五”实现更大跨越。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