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市新闻
聋哑女张庭:用美丽的文字“说”出最美的语言
发布时间: 2013-04-1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聋哑女张庭:用美丽的文字“说”出最美的语言

张庭在上电脑课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李平 见习记者 周亚晖

  她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细腻的女子,却因小时候的一场疾病失聪、失语。她不向命运低头,虽说读完小学二年级便辍学在家务农,但她仅靠一本字典就学会认字,并通过手中的笔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10多年来,她先后创作了100余首诗歌和24万字的长篇小说。她,就是酷爱写作的聋哑女子张庭。

  自强不息

  聋哑女孩走出大山

  2010年隆冬的一个早上,竹山县新闻办来了一位女子,她将一沓写满诗歌的稿纸递给工作人员。在随后的沟通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她的听力和语言均有些障碍,就找来笔纸和女子进行文字交流,了解到她叫张庭,是竹山县官渡镇楼房村人,小时候因病导致失聪、失语,只上了两年学便辍学在家。因为纸上“交谈”速度很慢,女子没有再多写什么,留下一叠诗稿就匆匆走了。

  2011年5月底,当时接待张庭的工作人员和朋友到驴头山背后的武陵峡采风,想到家住驴头山附近的张庭,他便和随行的市文联主席杨启国一同到张庭的家里看望她。

  原来,张庭小时候因患急性脑膜炎致耳膜受损失聪,9岁时又丧失语言能力,成了一名聋哑人。这一年,她正在上小学二年级。因病辍学在家的张庭,通过一本字典学习汉字,并通过阅读书籍、报纸,逐渐摸索着学习写诗。10年间,她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

  张庭的自强不息,让杨启国深受感动。通过纸笔“交谈”,他鼓励张庭先学习一门技能,解决温饱,再进行文学创作。经杨启国多方联系,十堰残疾人爱心职业学校愿意接纳张庭,并表示将其学杂费、生活费等全免。

  2011年8月23日,张庭记忆深刻,这一天,是她走出大山求学的日子。

  融入城市

  学会用电脑写作

  十堰残疾人爱心职业学校里的学生通常在20岁左右,而张庭入校时已年过三十,是全校年龄最大的学生。年龄的差异,加之手语不熟练,她和同学们的沟通难上加难。而且,大山里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与校园生活格格不入。初入校园,从洗碗、如厕这样的小事到在课堂上听课学习,种种事情都让张庭感到不习惯。

  那时,张庭吃完饭就同农村用丝瓜瓤子洗碗一样,先在碗里接半碗水,再用一些卫生纸擦洗,让同学们看着很惊奇。她以前在大山里经常独来独往,进入校园后显得不太合群。“安静的环境,更适合我写作。”在与记者沟通时,张庭在纸上写下这样的话,“我不怕寂寞,相反我享受寂寞。”

  虽说刚进学校时有种种不习惯,但聪慧的张庭还是很快适应了校园生活。她学会了如何过集体生活,学习了缝纫技术。让她最高兴的是,她学习到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电脑知识。这不仅让她能了解更加广阔的世界,更让她很快熟练运用电脑写作。

  张庭能很快适应校园生活,不得不提及一个人,那就是她的辅导教师姚晓。姚老师是和张庭接触最多的老师,“她性格内向,脾气也有点倔,但我的意见她还是愿意接受的。”姚老师回忆说,最初来学校时,张庭不愿意学手语,是姚老师一次次劝说、鼓励她学习,她才很快学会了手语。

  “张庭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她从来不放弃,在校学习期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从来没说过一句‘不上学了要回家’之类的话。”姚老师说,在学校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除了学习技能,张庭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在校期间,她创作了4万字的童话小说。

  临近毕业

  渴望找一份工作

  今年6月,张庭就要从学校毕业了,她渴望能在十堰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我学习了网上开店的知识,希望能找份相关的工作。另外,我的责任心很强,像仓库管理员这样的工作也很适合我。”张庭在与记者笔谈的时候,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的父母已经六十岁了,我希望自己能养活自己,好让他们放心。”

  对于工作,张庭担心的只有一点:“希望在工作单位,同事能把我当成正常人来对待,不要因为我是聋哑人,就担心我。”去年暑假,张庭通过媒体在一家商店找了份工作,“商店的阿姨对我很好,因为我是聋哑人,阿姨对我格外关心、照顾。”张庭告诉记者,她很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对于未来,张庭充满了期待。“不管未来怎样,我还是会坚持写作。用美丽的文字,我可以‘听见’最美的声音,也可以‘说’出最美的语言。”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