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硕果生枝的时节,我们来到山青水秀的城关镇桥儿沟村采访,沿途看到,通村水泥路建设如火如荼,依山傍路的栋栋砖房拔地而起,农家院里人们忙着“三改一建”,一片片杏李园里枝头挂满果实。
在该村二组一块茂盛的杏李园里,村民龙德贤正在喷施治虫剂,见到我们,她打开了话匣子:“建设新农村是为百姓办好事,修路、盖房子都需要钱,村里组织我们建果园,就是为我们找到了生钱的路子!有了钱作基础,新农村建设目标才能实现!”村支书龙德柱说,建设新农村选准支柱产业、强村富民是关键。为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诚信的新型农民,今年,该村先后请来了豫南林果科技中心、县林业局等专家来村向农民传授剪枝、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该村去年建成300亩杏李基地后,今年又新建杏李基地320亩,全村现有94户农民发展杏李,户平达6亩多,仅二组龙天恒就发展了41亩。3年后,盛产期亩产可达2000公斤,农民可增收360万元。为了使这一产业与市场对接,村里还成立了果业公司,为产品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
在兴建致富产业的同时,该村抓住国家以奖代补政策机遇,在15.2公里路基工程完工后,全面启动水泥路硬化建设。农民自发捐款18万元,按设计路面宽3.5米的标准,力争年底建成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网络。近年来,全村已建起砖瓦房和楼房56户,已申请建房的12户。目前,全村掀起了刷墙、建沼气、改厕的高潮。村民们说“利民的事办实了,办好了,新农村也就建成了。”(党世根 王定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