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口乡依托郊区优势构建三大产业带
潘口乡依托郊区地理优势,围绕丰富城镇居民生活美,鼓起农民致富钱袋子,集中精力发展干鲜果、蔬菜等主导产业,以推广良种、普及良法、打造农业品牌,向科技建管要效益的发展思路,得到了丰厚回报。全乡农民每年增加收入总值2000万元,人均增收1050元。
近几年来,潘口乡在稳定粮油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先后发展了以核桃、板栗、布朗李、黄花梨、石榴、桃梅等为主的干鲜果基地9000亩,示范推广白玉春萝卜等新品种,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到8000亩。但是这些产业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导致有规模经济效益低,面积大无品牌。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该乡党委、政府转变工作思路,转移工作重心,把重点放在解决重建轻管,向科技管理要效益上来。以良种、良法促进农产品升级换代,以品牌带动农产品规模发展,按照水十路干果产业带,305省道蔬菜产业带,环城区、库区鲜果产业带的思路,一是抓好“果盘子”工程,采取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坚持建管并重,每年更新或新发展1500亩干鲜果,对天窗进行补植,坚持每年对所有基地面积全部进行一次中耕除草、施肥、刷石灰治虫防冰等管护。并实行五包责任制:即包成活、包补植、包天窗连片、包禁高杆作物套种、包管护到位。力争全乡干鲜果面积达到15000亩,形成集旅游观光、经济增效于一体的环城林果产业带。二是继续抓好“菜蓝子”建设,引进种植韩国白玉春萝卜,蒙古脱毒洋芋、甜玉米等精品蔬菜,以推广良种、普及良法为抓手,在品种和技术推广与应用上同步升级,对老产品进行升级换代,逐步建好500亩设施蔬菜基地,确保常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保障县城居民和潘口电站、小漩电站建设期间的蔬菜供应。三是做好“肉案子”文章,利用农民有从事畜禽运销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深化科学养殖,狠抓畜禽防疫和品改,扩大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动物养殖规模,使生猪、山羊、竹山土鸡年养殖量分别达到2万头、1万只、10万只,新建一至二个长毛兔养殖基地,把潘口真正建设成为县城肉食禽蛋产品供应基地。并以此三大产业带为龙头,打造出潘口特色品牌,为城镇居民生活美化提供绿色达标的鲜果鲜菜和放心肉,让农民在美化城镇居民生活的同时,以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收入撑鼓致富的钱袋子,达到小康水平,三大产业已占据全乡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李大权 林 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