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人大常委会 湖北省竹山县人大常委会
关于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的框架协议
朝阳区地处北京市主城区,区位优越,经济发达,既是首都的现代文化艺术中心,也是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更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为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典范、指引了方向。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生态良好,资源丰富,是全国“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发祥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更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发展潜力巨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实施以来,竹山县坚持“生态立县”基本方略不动摇,外修生态、内修人文,为确保一河清水送北京作出了巨大贡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开展受水区与水源区对口协作的总体部署,本着“真诚友好、优势互补,加强协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经朝阳区人大常委会、竹山县人大常委会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建立信息互动平台。两地人大通过人大网站链接、发送电子邮件、赠送人大简报、寄送人大刊物等形式,定期交流人大会议、监督工作、代表工作、建议办理、视察调研、制度建设、机关管理等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共同提高。
二、建立互访交流机制。两地人大每年开展1—2次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工作经验交流会、人大理论研讨会、干部挂职交流等形式,适时组团或派员进行互访考察,进一步密切两地人大常委会领导、各工作委员会、街道(乡镇)人大以及各级人大代表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开展课题调研活动。两地人大依托自身优势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就建设“科学发展引领区”和“绿色崛起示范区”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成果共享,带动两地党政交流和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战略合作交流。
四、推进代表企业交流。适时组织人大代表企业之间的相互走访和考察活动,鼓励两地人大代表企业互设办事机构或经营窗口,积极为两地人大代表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提供优惠和方便,深化代表企业交流合作。
五、加强优势资源合作。充分发挥两地资源、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竹山县及时向朝阳区提供水能、矿产、生物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定期组织招商分队赴朝阳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朝阳区向竹山县提供产业转移信息,适时组织工商界人士赴竹山县考察投资,共同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六、开展经济贸易往来。双方举办的重大经贸节庆活动(如经贸、会展、文体、庆典等),两地人大应相互邀请对方代表参加,组织相关部门就招商引资、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企业合作、文明共建、社会管理等方面深化交流与合作,确保实现互利共赢。
七、两地人大友好合作关系的联络工作由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
八、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二〇一三年六月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