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煤球诗人胡文海,不少熟知他的人,至今仍心存钦佩与感动。因为,下岗后的他,靠做煤球、卖煤球维持着全家生活,供两个孩子上学读书;劳累之余,还写下了许多歌唱时代的诗篇;更因为,他在家庭生活困难之时,为支持防洪堤二期工程建设,自个找到县双创办毅然捐上100元钱。
25日上午,在县文化活动中心举行的“奉献一片爱心,共建美好家园”电视访谈暨防洪堤捐款现场,胡文海的义举赢得了全场300多人最热烈的掌声,因为他再次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访谈按预定程序进行着,当主持人介绍采访的最后一名嘉宾是煤球诗人时,现场立即爆发出一片掌声。接下来,现场的两台大屏幕电视播放出一段短片:破旧的厂房里,机器轰鸣着,一个人不停忙碌着,连脸上也变成了“黑锅底”;人声嘈杂的街巷上,一个人拉着满车煤球吃力地前行着……这时,人们已认出画面上的主人公就是煤球诗人胡文海,再次爆发出一阵掌声。
看完短片,主持人请胡文海给大家念几首自己作的诗时,他竟一时想不起来,而且诗兴不发。转而,他却借用从书上学来的一句极富哲理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人不能不为自己,要不我活着有什么意思;但人不能光为自己,要不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他解释说,建防洪堤是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千秋工程,自己虽然家境困难,但也绝不能只想着自己,要为防洪堤建设表达一点心意。说完,他站起身掏出100元钱,大步往台下的捐款箱走去。“哗哗哗……”顿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家再次被他的真诚深深感动了。 (黄治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