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日渐富裕的老百姓也越来越注重起了子女的知识境界。以下是笔者春节期间在擂鼓镇农村所见所闻的两则家教新事。
网上家教
2月22(正月十六)中午,笔者一行走访擂鼓村二组用电客户李兴。在他家,见他读初二的儿子正在“网上教师”的辅导下做功课。李兴说:“每天只花几元钱,就能请到一个全科的网上教师。”与笔者同行的一名女教师也深有感触:“现在学生学习教育网的课程,全天24小时都可以上网,而且可以在线答题。”
“陪玩”家教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家教市场出现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家长为孩子找家教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补习功课,更注重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特色化的素质培养,“陪读”、“陪练”、“陪玩”等一些特殊需求应运而生。
据擂鼓中心小学教导处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暑假期间,全镇共有15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被20多家在外企工作的家长请去做孩子的“陪玩”家教。
红岩村村民朱志文常年在外打工当老板,他请来一位李姓大学生陪自己的孩子玩。他认为名校学生能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现在,孩子的时间观念增强了,生活知道俭朴了,做事情也有计划了。
“包师”家教
让孩子到老师家中生活、生活学习也渐成家长又一选择。这种“包师”现象,一般出现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新堰村村民冯勇自去年秋以来,将每个星期六定为孩子到师光友老师家学习、生活的日子。2月15日(正月初九)笔者到他家做客时,他深有感触地说:“由于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找一位教师作孩子的‘包师’家教,让其对孩子作全方位辅导,花点钱,值!”(朱志润 杜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