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这款破手机花了我2000多元钱,以后再也不通过电视直销来购物了!”连日来,因电视购物遭遇了骗局的王女士后悔不迭。
2月底,王女士在某卫视频道电视购物节目中看到卖有一款“双卡双待”手机。由于工作需要,她想买这样一款手机,便通过电话与手机销售商联系。对方告诉她,该手机是某知名品牌的新款,手机市场价5000多元,电视直销价只有2000多元。王女士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购买一部。
过了几天,她收到邮寄来的包裹,将包装拆开一看,才知道上了当。这款手机根本没有“双卡双待”功能,也不是知名品牌产品,而是一款质量很差的杂牌手机。她和厂家取得联系要求退款,但厂家总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最后,厂家的电话竟成了空号。至今,王女士的手机还没有退掉。
电视购物谨防几类陷阱
据调查,随着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的日益兴起,这方面的投诉也渐呈上升趋势。消费者在选择电视购物时,要谨防以下几类陷阱:
第一,夸大产品功能。消费者看不到实际物品,只能通过电视广告来了解,这让厂家有了“虚假宣传”或夸大产品功能的可能,如化妆品、减肥仪器、保健内衣等,不少厂家就是通过使用特技来进行宣传的。第二,请名人或“专家”现身说法。其实,所谓的“专家”主要是靠使用“纳米”、“光能”等高深的名词,来忽悠消费者。第三,售后服务无法保障。不少商品没有发票,出现问题时消费者无法享受“三包”服务。一些不法商家在广告中称使用一段时间就会见效,但消费者使用无效想退货时,厂家的电话早成空号了。第四,拖延时间。由于商家大多在外地,消费者在退货或投诉时会遭遇不便。一些厂家会用各种理由拖延退换时间,使消费者失去耐心,自认倒霉。 (子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