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晴天里还好,碰到下雨天时,破碎开裂的人行道砖缝里经常积满了雨水,来来往往的行人一不留神踩到上面就溅自己一身的污水和泥巴,有的甚至崴伤脚踝。”7月28日夜晚城区突降大雨,一位市民挽着裤腿向记者抱怨道。
根据城区居民反映比较集中的几大块区域,7月29日,记者分别来到位于施洋路飞达电器商铺门前,人民路老电影院、邮政局、妇幼保健院、北大街等路段的人行道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些片区的人行道砖普遍损坏严重,人行道路砖早已失去了对下层粘土的贴合力,“抗压性、防滑性、渗水性”这些本该具有的使用功能由于修复的不及时以及来往停靠车辆的二次损毁,使得原本靓丽平坦的人行道变得面目全非,附近熟悉这些路段路况的居民纷纷绕道而行。
记者调查后发现,城区的人行道砖材质环保,质量过硬。之所以出现大面积损毁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修补的不及时,造成“小缝不补,大缝一尺五”的囧境。一方面是部分店面的生活污水,空调外挂机的排水管也伸向人行道长期侵蚀着人行道砖的耐久度。另一方面的罪魁祸首就是因为城区日趋紧张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车辆转移到了人行道上,避让、掉头、停靠……种种过载的“使用”使得人行道砖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让方便的地方方便起来,畅通的地方通畅起来,这是城市建设者和管理着以及我们每一位身在其中的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人行道砖破碎损毁事小,实则关乎民生工作的点点滴滴。造成人行道砖长久失修的情况,不是单单某一方面工作不到位,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诚盼相关部门能联合起来共同整治管理好城区的基础设施,早日修复好破裂的人行路砖,还道于民。(田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