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母亲节到了,我却不知道送一点儿什么给我最爱的母亲!
母亲一辈子养育了我们兄妹三,现在已经是满头白发的七十四岁的老太太了。但在我眼里,母亲总是那么精干,看不到一点儿步履蹒跚、反应迟钝的样子,这让我十分感慨。
母亲是五十年代的中专生,因为父亲的缘故,千里迢迢来到大山里的得胜镇。母亲如果在自己家乡会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到了得胜却被安排在饭馆上班。我只记得母亲每天早上五点就上班,晚上总是很晚回家,回家还要给我们洗衣服。现在每每谈起过去,母亲总是望着我说,当时就是你们这些孩子支撑着我……
母亲的性格倔强,到现在我还是不很适应。家里什么事都要按照她的意思去做,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章法和规矩。记得我去读中专,本来就晕车的她硬是要送我到十堰,去为我张罗床铺、日用品,一遍遍地交待和餐票的保管方法……当时觉得母亲是多么啰嗦,直到餐票丢得一干而净,才觉得母亲是对的。
一般的老太太不大关心政治,但母亲特别关心国家大事,每天的新闻联播必看。国家的政策、法规,她比我都了解得清楚,即使是相对枯燥的人大会、政协会等新闻,她都能聚精会神地看下去。记得今年的人代会,说到医改的时候,她喊我去看,说要让我了解这些,毕竟我是学医的。我笑笑说,妈,你看,我等你给我讲,说完就上自己的网。妈妈摇着头说,你这孩子,自己的事,自己都不关心。母亲再看就是体育频道,乒乓球、篮球、体操……我最佩服她的是,很多运动员的名字她都记得很清楚。而且她喜欢看比赛,特别是国际赛事,只要中国队赢了,她会拍掌欢呼。那种激情就像20多岁的小伙子一般。也许,这是思维敏捷的奥妙之一吧。
我们兄妹从不眼馋别人的东西,是因为母亲这个厨师实在太能干,想吃什么母亲都做的出来。原来没有皮蛋卖,母亲总是用柏树枝、石灰等等(我也不知道了),按照适当的比例泡出很香很香的松花蛋,我每次放学回家捞上一个就吃,根本不像现在的皮蛋一股碱味,不能入口。母亲烧的鸡子是天下最好吃的鸡子,她的粉丝烧鸡子也是一绝。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按照她的方法做,怎么也做不出她的那种味?每年过年是她大显身手的时候,我家的团年饭也总是最丰盛的,先是凉菜,接着是炒菜,再就是蒸菜,最后上的是汤。每年都是那么丰盛,而母亲忙活得笑呵呵的,毫无怨言。母亲从不买熟食,从不买人家收拾好的鸡子、鱼、猪肚子、猪耳朵等等,她总是自己买回家自己收拾自己卤。那个过程想来就繁琐,我一直劝她说太麻烦,母亲却说自己弄得吃了放心。想想现在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我不得不由衷佩服母亲做的非常对。她老人家用他的艰辛给了我们兄妹一个健康的体魄!
母亲总是为我们想的很多,一辈子都是勤俭持家。在物资丰富的今天,她老人家从来不浪费一粒粮食,总在说那个颗粒无收的年代,粮食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我们怎么劝她,家里的剩菜剩饭她从来不会浪费。
母亲生我,养我,教育我,母亲给予我的东西太多太多,可她从没有奢侈的开口问女儿要求过什么,在她的节日里,我送什么都感到微不足道,比起母亲的恩情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女儿不孝,谨在此祝福我的母亲身体健康,福寿万年!
——写于2011年母亲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