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堵河文苑
探幽学堂洞
发布时间: 2011-09-0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作者:苗东升 

    早闻竹山北部双台乡的学堂洞曾是鄂陕两省八县民众朝拜道教胜地,敬慕已久。兔年立秋之后,与友人一起,天刚朦朦亮,就搭乘过境双台的客车赶往目的地。虽说是早晨,但仍然感到有些闷热,好在有一股兴奋心情,心中总保持着快乐。也希望来一场小雨,让人感受一下清凉登山探幽之悦。
     汽车沿着北星河畔的鲍竹路一路向北,虽然眼前是座座崇山峻岭,但汽车一直在峡谷中穿行,加之路面宽阔,40公里路程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在双台乡台子村下了车,顿感空气清新,山谷中微微凉风让人十分愉悦 。因只知学堂洞大约方位,不知详细地方,便向一位正在稻田拔草的中年妇女打探,她听说我们要去学堂洞,就从田中出来,一边热情帮助我们引路,一边谈论起学堂洞来,他说,我们这里孩子上小学、升高中,考大学都要到学堂洞朝拜,就连这里的名人张振武童年也到过这里,妇人说的有几分道理,辛亥革命首义元勋张振武是该乡田沟村人,少年时期曾在家乡读书, 学堂洞与田沟相离不过十来里,到过学堂洞是很自然的事。说起这些,中年妇女脸上显得十分自豪。
     不到五、六分钟时间,我们就来到一条小溪边,她说,沿着溪边小路走十分钟就到了。说完,笑着与我们告别了。小溪的水不大,十分清澈,水面如镜 ,俯身掬起一捧水,尝尝很有丝丝甜味。前行不远,穿过一农家小院,就见一面孤绝悬崖,大约有近百米高。悬崖上斜长着许多杂树,枝条柔细,流水与水花落在上面,枝条摇曳,凌空而动。山崖之上,一股瀑布从顶端倾流而下,跌落在石头上,顿时飞起一圈圈水花,十分壮观,这里四周氤氲迷离,云雾缭绕,透过雨帘看去,似仙道的一绺白髯飘逸在这里。瀑布下有一浅潭,水不深,瀑布落下的水,没有停流,又轻盈地流过,透过溪水完全可以看清里面的一块块鹅石。溪水旁生长着白杨树,树干通直,把瀑布遮挡了一半。虽是盛夏这里却十分凉爽,我们将双脚深入溪水里,清凉的溪水,有一番舒坦的感觉直上心头,半天旅途的疲乏瞬间消逝的无影无踪。
    随后,我们沿着之字形小道,向学堂洞走去,路的两边都是翠竹,粗的如小碗口般大,细的也有一把粗,错落有序,十分壮观。一袋烟工夫,就可看到学堂洞,它位于山崖之下,洞口成喇叭形,左边是个土木房,右边是个砖木房,中间连接进洞房子是木板房。左边有一通往瀑布顶的斧凿砭道,有不高的石护栏,外边就是悬崖陡壁,扶着栅栏,站在这里,着实让人有些胆怯。据当地人说,洞外的悬崖峭壁,叫圣人峰。站在这里眺望各山,峰峦尽收眼底。山峰上松柏遍布,山花烂漫,鸟叫久转不绝,自然风光无比秀美。
   学堂洞历史由来已久,据《明统志》记载,春秋时期,一代圣人孔子在楚国讲学于此,恰逢天降大雨,便在此避雨。当地百姓听说孔圣人来此,便纷纷前往求教,孔子见此地风光旖旎,加之民风淳朴,百姓厚道,便逗留数月,在洞内向众人传授儒教,流传至今,因而后人将此洞称为学堂洞。洞内建筑,文革期间被毁,后由当地人筹资,组织周边村民重修,后又有许多香客和贤士捐资不断修缮,使之成规模,声名远扬,陕西、湖北、河南等处老道也曾来此参观旅游,洞内还留有白马寺道长于1998年9月23日在此参观时留下诗一首,诗曰:“为寻圣景学堂游,跋涉艰难兴不休。八方烟峦归眼底,蓬岛何须海上求。”如今,洞中供奉祖师、娘娘、财神、火神、药王等道教诸神。据康熙二十一年成稿的县内最早的县志《形胜》卷记载, 从那时起此洞的就成为我县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定期举办法会。
    学堂洞洞口位于400米高陡壁的中央,洞口高约10米,洞深30余米,宽约10至12米余米,洞约200平方米。洞内右侧穹顶裂隙内泉水四季不断,洞内气温冬暖夏凉。洞内还有一眼小井,洞壁有股清泉不断喷入其内,不论严寒酷暑,千古不竭,清澈甘凉,若将水舀去,片刻即自满,但不溢出。人们传说里面有龙王,认为这是一眼龙泉,故此洞也称“学龙洞”。附近村民异常珍惜学堂洞和龙泉,有专人看守洞口,并自发凑钱捐物建起避雨亭,供游人小憩。洞中央有一天然台阶将地面分为上下两个平台。内祭祀区、分生活区、活动区,台上有一木制大门,门头上悬挂着一排画像,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及孙中山等人的,还供奉祖师、娘娘、财神、火神、药王等道教诸神,大大小小有100多个,塑法都十分自然,有堂皇富丽的,也有细致精美的,还有粗糙的,因洞中面积有限,它们都一个挨着一个。
    据管理学堂洞人士介绍,这里平时就有人上香,到了重要节日,周边郧县、竹溪、房县、十堰及邻近河南、重庆、陕西都有乡民朝山进香,洞中俗浊之气丛集,香火盛浓。有人在这里祈求人生平安,祈求福贵显赫。平时时常还有当地村民进洞祈求晴雨,以图风调雨顺。特别是每年中、高考时,父母及求学之人就要前往问签寄语,祈祷圣祖能让自己或是后辈学有所成 。也许受学堂洞的影响,村民们对孩子求知求学十分看重,邻里之间把谁家孩子考上大学看作是光耀祖宗的事,当地政府还设立政府奖学金制度,每年对户籍是本乡高考上一本和中考上省级重点高中和竹山一中线的学子给予1000和200不等奖励,2010年竹山一中理科毕业的鱼塘村二组学生刘义军以604分摘取全县理科状元桂冠。因此,在当地此洞被看作是上庸福地和祈祷之所。
    从洞中出来,我们沿着林中小道攀登,一路上看到,山上除青松外,还生长着板栗、核桃、生漆、杜仲等野生树木,尤其是挂在枝头上的野生杨桃,惹人喜爱 ,在草从中随便捡起一个,一尝很甜。至今想起来,还记忆在心。至山顶时恰逢云雾又如白浪腾起,沟满壑平,一丝阳光穿过彩云,照射在顶峰,如仙境般神妙,我们沉醉在这奇妙的境界里,直到浓雾淹没了一切……

 


通往学堂洞小道上翠竹

瀑布凌空而下

学堂洞外景

学堂洞左边的护栏小道,外面是悬崖陡壁

室内祭祀区

供奉的诸神

在学堂洞首次发现的清朝石碑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