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荣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女儿带着对您深深的思念,跪拜在您的墓前看您来了,不知道天堂的您还好吗?
您虽然已被癌魔带走已大半年了,我仍难以从丧父之痛中走出,每当念及您生前往事,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您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记得您在自家责任地里搞科技实验,每年玉米、水稻总要比别人多收不少。房前屋后建猪圈,扎竹排建养鸡场,想方设法增加家庭收入,挖窑洞开砖厂,用自己烧的砖建起了本村第一栋楼房。
您的一生是节俭的一生。您当村干部期间很多时间吃住在农户,您的生活标准是一碗玉米面糊或一碗面条就行,是群众公认好待的人。每年要穿破几双鞋,您总是修了又修舍不的丢,一本字典翻烂了,透明胶粘了一层又一层。
您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您勤俭持家使我们家成为当地首批“万元户”,自己富不忘帮助他人,出钱买水泥让家乡人建猪圈,卖猪后再还水泥钱。每当有没钱办年货的老乡总是到我们商店赊年货,往往您自己都不知道商品是哪年赊出去的。村里没有完小,您动员群众集资建起了教学楼,校舍有了乡中心小学也搬来了。一条大河把一个村一分为二,每当洪水季节上学的孩子总要险上几回,您又多方做工作建起了“连心桥”。您从十四岁到六十岁基层干部的生涯不问前程做好事不知道有多少件,退休闲住在家仍不忘撰写家谱,传承后人。
忘不了您病危之时还用自制信封包着200元钱和一封绝笔信,叮嘱八十三岁的大伯保重身体,安度晚年。
忘不了您临终的那天晚上,您的晚辈从山东、武汉纷纷赶到您的身边,您唯一的遗嘱是:“少在家呆几天,不要耽误了你们的工作”。时隔不到两小时您却驾鹤西去,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父亲,您不时在我的梦中或悲或喜的出现,知道您是不舍人间的大好时光。您与亲人们虽阴阳两隔,但是您慈祥的面容,亲切的话语,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眼前出现,您的人格品质,您的忠厚善良和忍辱负重的博大胸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后人。
父亲,您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