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乡建设和谐社会出实招、见实效
金秋十月,走进柳林乡,感受到处处充满活力,绿色的长廊郁郁葱葱,水电开发好戏连台,小康村里欢歌笑语……这一切变化,都是该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塑造文明的新农民、打造文明的新农村、营造文明的新民风所带来的成果。
“堵河风”吹“变”全乡
近年每年组织一次以“堵河风”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把机关文化、学校文化、农民文化有机地结合、培育起来,真正体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主导地位;今年初,创办《堵河风》月刊,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打造柳林特色文化,开设有工作参考、时政信息、堵河放谈、生活之友等栏目,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健康,每月两期发放到全体乡村干部和部分致富带头人手中;该乡党政综合办公室、青团、妇联、中心学校经常在一起共同谋划,以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在全乡大力培植了一批宣传文化中心户,推动科教文体、法律卫生、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乡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鼓劲造势。
锣鼓声声“响”太平
近年来,每逢重大节假日或乡民们有红白喜事,锣鼓队就成为渲染喜庆气氛、营造热闹环境的一道靓丽风景。在全乡,擅长“吹、拉、弹、唱”的土文艺专家比比皆是,15个村按照“召之即来,来之能演”的标准精心组织配备了一支锣鼓队,乡政府出资配备器具,把有一定文化素养、文艺特长的人选拔出来,组建了两支文艺宣传队,以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参与各种活动,逐渐形成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小康村里笑声扬
今年,在纳入全县第一批“绿色小康村”建设的公祖、屏峰等村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认真宣传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乡里活跃着无数支农民道德评议协会、计生协会、产业发展协会等队伍组织,经常开展评选工作,并把“十星级文明农户”贯穿其中;在农村致富带头人中评选出的示范户,统一授牌并予奖励,从而使全乡上下“争先进、争十星、当示范”蔚然成风。(廖祖平 赵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