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大勇
“屈指算来,我来县同步器公司已经17年了。在这17年时间里,我经历了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改制全过程,公司的老总换了一茬又一茬,职工们也是走的走,来的来,可谓是风雨历程。在这风风雨雨中我有幸没被淘汰。尤其在改制后,我的生活越来越好,让我看到了希望……”县同步器仓库保管员李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颇有几分感慨。
1988年秋,李基国来到正处于红火时期的县配件厂,当了一名普通车间工人。高中文化的李基国,当时算是厂里的文化人了,由于他肯钻研,在车间没干一年就被提拔为车间会计。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大,由于我们的产品只服务 于东风汽车公司,品种十分单一,加之管理无序,到2000年,职工就达到了1700多人,而其中在一线生产的只有700多人,管理和后勤人员就有1000人。从2000年到2002年我三年只领了两个月的工资,生活真是困难,再看到单位即将破产,我真后悔当初进这个厂。”回忆起过去,李基国满脸的无奈。
“2003年公司重组,职工裁减到160多人,实行多劳多得制,我们的积极性高了,当年公司就实现了盈利。过去1700多人一年的产值才1300多万元,现在160多人产值就达到了2700多万元,原来我们只生产东风公司的20 多种汽车零部件,而现在能生产70多个产品。我们的工资也大大地提高了,2003年公司人均月工资780元,2004年涨为860元,去年已达到了1100多元。现在,公司还为每位职工买了养老保险,还买了保额10万的意外伤害保险,节假日我们还有福利,每天中午还有免费午餐……”谈到现状,李基国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这是改制的结果啊。
同步器公司只是我县改制企业中的一个,它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改制裨益,也看到了改制后企业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