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优势产业群
一项决策是否正确和超前,关键在于决策者的思路!一个地方的经济能不能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思路!
城关镇既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三大经济增长极之首,随着堵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全面启动,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将源源汇集城关镇这块“洼地”,巨大的投资和优惠的政策都无疑将为全镇二、三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如何抢抓新机遇,打造经济增长极?城关镇党委书记、镇长吴善兴作了这样的概括:“把握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培植优势产业,构建和谐城关。一句话,用科学发展观去谋划经济发展之策。”
聚集要素 发展优势新工业
集聚生产要素,加大桥东、莲花工业园区发展,培育新的经济版块,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和规模集聚效应。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开放型、多功能”的要求,作好桥东、莲花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探索园区的融资、招商与管理策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配套服务,解决园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失地农民安置等问题,引导新办民营企业向园区聚集,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园区成为外来投资、承接地区产业转移磁性最强的基地。同时,抓好现有工业企业的改造提升,盘大建筑建材工业,盘活黄姜化工企业,实现优势工业经济的新突破。
提升功能 壮大商贸旅游业
按照生态水电园林城的功能定位,以拓展城市空间为重点,以提升城市功能为目标,在发展以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布局中,整合城关地区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引进品牌连锁商贸企业,引领商贸服务业市场,提升城区商贸流通业品位。依托防洪大堤和纵横大道等基础条件,配合做好沿河多功能服务区建设与管理,引导饮食服务、文化娱乐消费、物流仓储第三产业向沿河聚集,把沿河一线打造成集商贸、观光、娱乐、健身、购物、消费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突出打造“库区生态游”和“绿色农家乐”两大亮点。引资开发霍河旅游景点,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休闲山庄和水上乐园;完善部门观光农业规划,加快建设步伐,整合规范农家乐经营服务市场,促进农家乐提档升级。挖掘城关镇浓厚的文化底蕴,突出堵河地域文化特色,举办剪纸、奇石、盆景、根艺鉴赏等文化艺术节,把堵河文化与旅游经济相融合,提升城市旅游品位。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城关镇成为经济聚集辐射能力强、社会综合功能完备、文化特色鲜明的商贸旅游新城镇。
依托市场 培植特色果菜业
围绕城区居民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的生活需求,着力培植果、菜、畜禽三大产业示范基地。依托城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筹建蔬菜、林果、生猪三个行业协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支部+协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诚信合作的产销关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启动“农民知识化”工程,抓好技能型农民的培育,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广纳资金 激活房地产业
按照“节约土地,改善环境,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房地产业有序发展。用优惠的政策激活内资、吸引外资,积极为业主创造投资和建设环境,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和业主做好旧城区房屋改造中的房屋拆迁、工程建设等协调服务工作,逐步把旧城区改造成为功能完备、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
发挥核心增长极的引力效应
城关镇党委书记、镇长 吴善兴
城关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强弱,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全县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经济发展工作中,城关镇必须站在全县的高度科学谋划镇域经济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县城中心城镇的龙头带动效应和核心增长极的引力作用。
首先,要把创新思路落实在抢抓机遇上。当前,全县围绕堵河流域以潘口电站为龙头的水能资源大开发、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民间资金大量向县域集聚转化为资本的渴望等,将为我镇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一是要围绕政策机遇争项目。要紧紧围绕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全县水电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机遇,研究政策、论证项目、力争项目、争取资金,重点争取基础设施项目、资源开发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二是要围绕开发支柱产业上项目。三是要围绕招商引资抓项目。要把抓项目的重点放在招商引资和启动民资上,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关系攀亲结友、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发展自己。四要围绕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项目,集中力量,整合资金,大办园区,大上项目,把园区做大做强,使项目向园区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形成集流效应。五要围绕优化环境促项目。
其次,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培植优势产业群上。一要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二产业延伸,向规模型、科技型、效益型转变,支持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壮大一批民营经济尽快成为镇域经济全面提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二要坚持用办工业的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化经营,用工业的市场经营方式发展特色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创造经济条件。坚持产业化与园区建设双管齐下,既抓“公司+基地+农户”,又抓“公司+园区+农户”,通过办好园区这个发展平台,“孵化”培育镇域经济的优势行业、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进而带动镇域经济的产业化,实现强镇富民。三要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发展、壮大、集聚、提升”的新思路,以市场为导向,集聚生产要素,变单个优势为群体优势,提高工业化水平,不断培育有比较优势大规模的产业群。
增长极的增长点
未来五年,城关镇将着力培植优势产业群,力争到2010年产值达到7.2亿元,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6.5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
新型工业:新建花炮厂、屠宰肉食品加工厂、机械加工修配厂、石灰石矿开采加工厂、沙石料开采加工厂、新型墙体材料加工厂、中药材加工厂、古牛泉酒厂。2006年总产值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18.2%。
商贸旅游业:新建北门坡综合市场、城西建筑装璜材料厂、老体育场商业步行街、纵横大道商贸购物多功能商务区、南门饮食服务一条街、霍河休闲山庄。2006年总产值营业额达到1.65亿元,同比增长12%。
特色产业:建成以桥儿沟村千亩美国杏李基地为龙头的5000亩多品种绿色果品基地,以活性牲畜交易市场为龙头的大型综合养殖基地,年出栏家畜1.1万头、家禽5000只;以南门、莲花为龙头辐射城区周边村建成2000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2006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同比增长16.7%。
房地产业:开发兴建千福广场、堵河明珠住宅小区、城南小区、广场商业中心、明清新型居民小区。2006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同比增长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