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明竹山 我与文明同行
——全民参与“文明竹山”建设倡议书
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善、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竹山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是礼仪之乡。荀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摇篮。
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粗语伤人、脏话骂人、恶意诽谤他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深更半夜燃放烟花爆竹等不和谐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随地吐痰,乱丢乱扔果皮纸屑,乱堆乱倒生活垃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行为仍然随处可见;攀花折木,损毁公共设施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这些不文明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损害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破坏的是整个社会的风气,阻碍的是竹山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当我们漫步在郁郁葱葱的堵河青年林,看到的却是伤痕累累的柳枝;当我们来到堵河健身广场,看到的却是器材被毁坏的凄惨景象,你是否滋生出对肆意破坏者的憎恨?当我们身着华装悠然蹀躞街头,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些细小的行为正在“诋毁”我们“光辉”的形象?当我们在不适宜的地点不适宜的时间,毫无顾忌地燃放烟花爆竹,你是否想过,你正在用自己的快乐为他人制造着痛苦?……
文明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单纯物质上的满足只是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的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满足才是社会进步的更高境界。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统美德的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精神文明!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重要的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县委、县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创造性地开展了“十星级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今天又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文明竹山”的伟大号召。这是一件符合县情民意,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作为竹山人,我们既是“文明竹山”的建设者,更是“文明竹山”的受益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文明竹山”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们向全县人民郑重倡议:
一、多一颗爱美之心。做到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谈吐文明,举止大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生活垃圾。
二、多一颗友善之心。做到尊老爱幼,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见义勇为。
三、多一颗利人之心。做到讲究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党纪法规;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滥燃放烟花爆竹,文明使用手机,不让噪音扰民,不让宠物上街流窜。
四、多一颗向上之心。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知荣辱,明是非;爱祖国爱家园;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勤劳俭朴,反对奢侈;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同志们,朋友们,只要我们多一颗爱美之心,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更加幽美;多一颗友善之心,我们在危急的时候就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多一颗利人之心,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和谐;多一颗向上之心,我们的人生抱负就能早日实现。让我们迅速携起手来,用满腔的热忱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同行,用进取的精神去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竹山!
倡议单位: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县建设局 县教育局县工会 共青团竹山县委 县妇联
城关镇党委政府 县工商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