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记载:“女娲炼七色石补天”,“竹山县西女娲山,相传补天处”。这是有文字可查的关于女娲炼石补天最有力的佐证。人们说,享誉世界的竹山绿松石,就是女娲补天散落的七彩云石———或许是她有意留给竹山的宝藏。
尽管神话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但它作为我国“四大名玉”的古老宝石之一,更有着“东方圣玉”、“东方绿宝石”之美誉。它的质朴与色泽,似雨过天晴般清新和娇柔,古今中外深得人们的宠爱,甚至于痴迷。埃及人用它雕成爱神,护卫自己的宝库;印第安人佩戴着它,以期避邪和得到神灵的护佑;中国藏族同胞把它当作神的化身,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尊为神圣装饰物,将它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还当作神坛供品。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件鱼形绿松石饰物,距今约6500-4400年。5000多年前埃及皇后木乃伊手臂上戴的四只绿松石手镯,1900年挖掘出时依然光彩夺目。《清会图考》记载:“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密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
虽然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绿松石———战国时期的“和氏璧”,历经上千年劫难,在五代十国时神秘失踪了。但精美的绿松石却不时被发现。解放后,我县曾向周恩来总理敬献绿松石。1980年,工艺大师将30多公斤的绿松石雕成“李时珍深山采药”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湖北厅而成“国宝”。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大自然赐给竹山的绿松石宝藏,走出深山,漂洋过海,承载着竹山人致富的梦想与希望。竹山绿松石产业从弱小到壮大及至跃升为亿元产业所走过的历程,即是最有力的见证。
据统计,目前全县绿松石开采、加工和营销企业达300多家,从业人员万余人;年产绿松石原矿200吨,加工成品、半成品150吨,年创产值1亿多元,年出口创汇占全县50%以上;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日本、东南亚、中东、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家企业在武汉、广州、深圳、拉萨、香港及美国等地设立销售网点20多个。竹山绿松石产品加工在原石选料、选型设计、工艺流程、产品开发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届中国.竹山宝石文化节期间,来自香港、印度、美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珠宝客商云聚竹山,开幕当天绿松石交易额达250万元,签约招商项目19个,合同引资3.3亿元。
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给我县绿松石产业带来的是更多的机遇。“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绿松石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整合资源,聚拢拳头,优化效益,将其作为主导产业培植,着力打造“中国绿松石之都”。到2010年,全县绿松石产业年创产值达到3亿元,年出口创汇达到8000万元以上,成品、半成品达到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
严禁乱挖滥采,保护性开发。为保护得天独厚的绿松石资源,我县严把开采准入关,全面清理采矿许可证,取缔非法无证矿点,全面规范开采秩序。县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员介绍,近两年全县先后炸封了32个非法采矿点,并对矿山开采权实行有偿出让。目前,只批准了秦古、得胜、麻家渡等5个乡镇限量开采绿松石。去年5月18日,成立的竹山绿松石同业协会,负责统一绿松石行业质量技术标准,进行对外营销和市场开拓,监督和打击无序开采、营销中自相残杀、成交时竞相压价等行为。县计划部门每年根据资源保护和市场需求下达开采计划,毛矿开采控制在300吨左右。
培植龙头企业,建造出海航船。过去,竹山绿松石主要销往沿海地区,再由外贸公司转手“漂洋过海”,部分业主只图“货出手、钱到手”,在交易中相互压价,使绿松石失去应有价值。如今,必须建造自己的“出海航船”:在现有两家规模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基础上,争取到2010年所有绿松石加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同时,组建竹山绿松石珠宝(首饰)集团,发挥我县绿松石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到2010年,全县绿松石行业税收对财政贡献率达10%左右,年创税收3000万元,成为我县主要骨干财源。
加强科技攻关,提升产品竞争力。县委政府每年投巨资用于绿松石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改造,提高绿松石加工规模和工艺水平,打造精品名牌。近两年,麻家渡工艺品有限公司重金从德国、美国等地购进设备、引进技术,上马一条“加胶”生产线,每年吃掉8吨“白料”,使绿松石矿中近八成废弃矿渣得到再生利用。目前,竹山县绿松石加胶、打磨、钻孔等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开发出了圆珠、随形、雕件等70多个品种的珠宝饰品。其中,绿松石戒面几乎垄断国际戒面市场,“女娲补天”系列产品获国家专利。
搭建舞台,长袖善舞。绿松石加工企业在巩固现有销售网络的同时,要通过建立网络和参加各种大型珠宝产品交易会、博览会等形式,广泛联络结交客户,不断拓展市场。依托即将建成的鄂西北“绿松石交易大市场”,吸引外商常驻竹山从事绿松石交易。借助每年一届的中国·竹山宝石文化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节招商,以节会友,以节造势,提升人气,把竹山打造成世人瞩目的“中国绿松石之都”。
“绿松石之乡”藏异宝
世界上,出产绿松石的有伊朗、中国、智利、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而我县绿松石储量居国内之首,品位为世界之最:已探明的约5万吨,占世界总量的70%,是名副其实的“绿松石之乡”。1981-1982年,我县曾采得两块分别为75公斤、85公斤的罕见绿松石。然而近十年间,我县又先后发现4块特大绿松石,其中2004年秦古镇开采出的243公斤特大天然绿松石,可堪称“世界绿松石之王”。
绿松石鉴别有妙招
天然绿松石有其独特的特征:特有的不透明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及其底色上常有白色斑点和褐黑色铁线。
人工处理绿松石:染色绿松石滴少许氨水,涂抹的苯胺染料就会被氨水漂白;注油注蜡绿松石,如将热针靠近,放大镜下便能看到熔化、流动的石蜡或油;注塑绿松石,热针触及宝石表面,会发出注入塑料的难闻气味。
人工合成绿松石:天蓝色,颜色均一,显微镜下可见球状结构。
绿松石评估学问深
绿松石的价值与颜色、质地和块头密切相关。
从品种颜色看,它分蓝色、浅蓝色、蓝绿色、绿色和泡料几类,蓝色、深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呈玻璃感,颜色均一,光泽柔和,无褐色铁线者最佳。
从质地看,分透明绿松石、块状绿松石、蓝缟绿松石、铁线绿松石、磁松石、斑点松石,透明绿松石极为罕见,价值很高;磁松石光亮如瓷器,质优价高。
绿松石分四个品级,一级品最优。
绿松石保养讲究多
绿松石多孔隙,鉴别时避免用重液测密度,因为三溴甲烷、二碘甲烷会使绿松石变色, 破坏其天然质地。
绿松石颜色娇嫩,怕污染,应避免与茶水、肥皂水、油污、铁锈和酒精等接触,以防顺孔隙渗入宝石变色。
绿松石怕高温,不能直接火烤和阳光直射,以免褪色、炸裂、干裂。绿松石硬度小、性脆,戒与其它硬物磕碰,佩戴时应注意。
绿松石漂洋过海赚外汇
我县每年加工绿松石工艺品、首饰、半成品约150吨,其中20%销往武汉、北京、广州、拉萨等国内大中城市,80%远销海外。其中,直接销往美国、墨西哥等欧美市场的约占出口总量的20%,尼泊尔、阿富汗等中东约占10%,台湾、日本、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占30%,其余则通过广州、香港等中转地销往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