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策划:王素冰 操儒舜 段宗刚
编者按:竹山籍作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文显堂在他的《非非国》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虚拟社会——非非国。在非非国里,人人都拥有一个网络终端,一切职业行为都在网络终端完成,家与网络终端融为一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非非国虽然还只是个杜撰中的理想国度,但它正充分说明了人类对信息社会的黎明充满了期待和守望;尽管离我们还略显飘渺,但也并非遥不可及,因为一个现实中初现雏形的“非非国”——日臻完善的信息化国税,已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信息社会的曙光。在这里,16个机关股室和分局的子网站,织起了一张有着无穷“魔力”的网,将囊括党务、政务、业务、队伍及文化等所有的国税工作纳入一体化,用网络这双“无形的手”科学地管住了每个人、每件事——
机关事务一“网”打尽
——县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扫描
小车司机的“紧箍咒”
在国税机关网上,车辆出勤管理系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个自动记录和查询局机关和各分局所有车辆的出勤系统,由各位驾驶员负责更新维护自己所负责的车辆出勤情况,出勤时间、事由、油修费等一目了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知晓司机的去向,有效杜绝了公车私用、人情车、关系车等违规现象。
浏览“廉政在线”,打开“文明之窗”,“阳光”盈满眼前:光荣榜公布评先表优名单、十星级居民户和公务员评选一览表等;一人一句廉政格言警句或座右铭,震撼人心,引人自律。
网上家园“阳光灿烂”
在“敏感政务”栏目里,我们随意进入了电话费明细表,显示的刚好是2005年6月份的电话清单,从局长办公室到各分局股室的当月话费消费情况,一一罗列,分毫毕现。类似的群众普遍关心的资产管理和公务费、招待费、水电费、电话费、差旅费等10余项敏感开支按季在网上进行公示。在这里,大到办公楼,小到一个鼠标,每件有形无形的家什都有照片备案,并清楚记录有分布股室、使用保管责任人等。此外,对任前公示、评先公示、党员纳新等行政管理权也做到了完全公开。
“点鼠标”替代了“送文件”。上级局下发的各类公文如信息、会议通知等,以电子文件方式传输;主送上级局的文件和部门之间的行文,都不再使用纸质的“红头文件”,而是全部通过办公业务资源系统报送;各业务处室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掌握文件的整个修改过程,办公室直接归档也减少了重新录入档案条目等重复工作量。
征纳用上“电子眼”
通过以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为主的业务信息平台,征管部门可以直接对纳税人进行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发票管理等。而网上绩效管理系统,则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促进机关管理方式的变革: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职责,把绩效评估考核寓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对工作人员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记录、监督和工作质量日常考核,从而规范了国税各项工作。全县重点纳税人全部纳入计算机网络征管,98%的征管事宜在CTAIS系统中办理,100%的税款通过计算机征收入库。
同样,利用税企交互信息平台和网上自助服务系统,为纳税人提供包括税收政策、定额公告等方面的最新税务信息及有关税收咨询平台。纳税人可以通过点击办税大厅里的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就他们所关心的当月定税、停歇业及税收优惠政策等进行查询,既省时又方便。
“五个一”强兵劲旅
“带好队”是“收好税”的前提和保证,为此,县国税积极探索加强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开展“一周一学、一月一述、一季一考、半年一赛、一年一评”的“五个一”学习活动,努力塑造一流队伍。
每周四下午,按照一周学政治、一周学业务、一周看光碟、一周述学的模式,组织分管股室对新知识、工作急需的知识、时效性较强的知识加以提炼,制成幻灯片等教学课件进行辅导,对重要内容和重大课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授;定期开展学习培训、讲学述学、学习考试、岗位竞赛和学习评比活动。长此以往地把这种学习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形成一种制度,贯穿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使全员培训达到全员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之中。同时成立了写作、金税、稽查、征管、计算机、出口退税等8个企业攻关小组,实行分类攻关,开展业务辅导。通过这种学习机制,培养了30多名省、市级岗位能手,初步建成了一支班子强、队伍精、业务熟、作风正、改革创新的好队伍。
“洗碗”与“打碗”说
“不洗碗不打碗,怕打碗别洗碗;洗的碗多,打的碗多;要想不打碗,学会洗好碗。”这条赫然出现在税收文化信息网上的通俗却又一时让人难以与国税工作搭上干系的国税辩证法,让人过目难忘。问起陪同的同志,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这句“绕口令”的出处。那是2003年尹局长刚上任时,职工们因为摸不清新局长的底细,工作上缩手缩脚,打不开局面。尹局长得知后,在职工大会上说出了这样一番良苦用心的话语。让大家从中品出了“只有不洗碗才会不打碗,可要吃饭就得洗碗”的朴素真理,从此在工作上默默履践着各自的职责,激励着十足干劲。
这只能算是博大精深的国税文化中的一粒细纱,更多的是依托堵河税收文化先后组建起来了篮球队、乒乓球队和象棋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奇石收藏协会、花卉盆景协会、业余艺术团和青年读书小组等11个业余文化组织,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交流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们的文化生活。
网络,让管理轻松便捷
尹长林(县国税局局长)
当今社会,以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刻都在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近年来,县国税局的网络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建成了覆盖省、市、县、分局四级主干宽带网,初步实现了“所有的工作都上机,所有的信息都入网,所有的人员都会用”的信息化工作目标。网络应用已拓展到税收征、管、查,以及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党务管理、廉政建设等各个领域。
在税收管理上,我们通过使用中国税收征收管理(CTAIS)系统,准确及时地了解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纳税状况,使全县近5000家纳税人的纳税状况一目了然;通过推广使用全国联网的金税工程,使偷逃骗税行为无处藏身。为了有效监督国税干部正确执法,我们推行了税收执法责任系统和税收管理员信息系统,局领导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各分局及每名税收管理员的工作情况。
网络也为我局的机关行政管理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推行了以电子幻灯演示召开季度工作例会制,运用视频新闻报道工作动态,使用电子邮件建言献策,通过局域网发布和上传信息。先后设立了“工作动态”、“学习交流”、“红黑榜”、“网上公示”等栏目,便于干部职工在网上进行信息沟通,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网络传递信息、综合服务、管理协调、学习宣传等功能。与此同时,我们以推行办公自动化为重点,将公文处理延伸到基层,进一步明确了各分局、股室信息采编员的岗位职责和公文运转流程,收、发文都能按照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高效有序运行,全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有效提高了政务管理水平。
同样,网络也在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我们把群众普遍关心的公务费、招待费、水电费、电话费、油修费、差旅费等10余项敏感费用按季在局网域上进行公示。对干部的考试考核结果按时进行公示公开,认真执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将干部提拔任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少干部职工通过网络了解到了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对一些敏感内容的公开公示,也吸引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到机关日常管理之中,他们经常给我们的管理提出了大量的合理化意见建议。今年元至5月份,通过网络给县局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就达到了130多条,有40多条得到了采纳。
如果让我说网络给我们国税工作带来了什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因网络而便捷,管理因网络而轻松。
人过四十也学艺
姚永辉(城关分局稽查股股长)
密切接触网络是2005年我调入国税局之后。报到那天,局领导说:“国税局正在推行‘所有的信息都入网,所有的工作都在网上做,所有的人都会操作’的三个所有,你的工作从此将与网络亲密接触。”“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对这句话虽然从心底里不服,但对于网络这个与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我心里还是没底,毕竟我已是40多岁的人了。但在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感觉到网络很友好、很方便,它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是工作、学习及生活不可替代的平台。
刚上班,办公室段主任安排我写一个材料,我跑到档案室找资料,50多岁的老姜主任说我要的这些资料网上都有。接着,他打开公文处理系统,把我要的资料一一给我调出来。我望着姜主任老道而又娴熟的操作,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学会电脑、掌握网络使用技术。从此,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我感到世界有多大网络就有多大,世界有好宽网络就有好宽。
我在省、市、县三级国税网上阅读各级领导机关的会议纪要,领会领导意图;我在公文处理系统查看历年的工作计划、总结,熟悉工作环境;我在网上学习税收政策法规,积累税收业务知识;我在网络“数字课堂”上学习计算机教程,快速提高操作水平;我在网络“IT考场”做试题,检验学习效果。半年很快过去了,在县局统一组织的能级考试中,我以80多分的成绩取得了略高于平均水平的成绩。不久,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第三次被提拔为局中层干部。
一年多后,当我能胜任自己这份工作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