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群众点题 政府办事
发布时间: 2006-06-10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城关镇新农村建设注重实效

    6月4日,城关镇窑沟村投资90万元的5公里通村水泥路面与鲍竹路接轨,终于圆了该村1800多名父老乡亲几十年来的通车梦,使全县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成为历史。
  怎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今年初,该镇党委、政府一改过去“领导钦定”为“群众点题”,变“替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并规定无论上马什么工程,事前都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由民意决定。南门村建设任务重,在规划设计之初,该村村民提出先解决吃水、再修路的建议,镇政府及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抓住机遇,水、路项目一齐上,得到群众拥护,到5月底,该村农民自筹资金10万元,铺设主管道1600米,到户分管道3500米,首批220家农户已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同时,已修通3公里长的村组公路,解决了全村900多人的行路难。
  该镇以村庄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彻底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启动“文明新村”、“移民新村”建设规划,明清、二道坊、高家庄、莲花、南门、刘家山的村庄规划,一改过去“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从“三改三建”基本要求入手,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力争3年内硬化所有村组道路,争取农村居住环境大改观,到5月底,二道坊村占地57亩、投资500万元的移民新村建设已初具雏形,首批28户农民已搬进新居。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该镇坚持城乡共建、群众共享,通过实施“四个一”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是组建一支新农村建设宣讲团,在全镇15个村(场)巡回宣传;二是投资1.5万元印发《新农村建设宣传手册》3600册,发放到每个农户手中;三是每年组织村主职干部开展一次外出交流学习;四是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培训活动,到5月底,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450人次。
  切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措施暖了民心,激发了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极大热情,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该镇,通过采取“一事一议”筹一点,组织号召农村经济大户捐一点的办法筹集了不少建设资金,加快了建设步伐,桥儿沟农民捐资18万元支持修建村级公路,桥东村农户捐资20万元用于改水,桥东村主任孙各洪自筹资金4.5万元支持该村修建4公里长的村组水泥路。  (陈昌荣)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