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为了31户灾民的“新家”
发布时间: 2006-07-13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城关镇二道坊“移民新村”建设纪事

 

  日前,位于城关镇霍河电站下游,占地30多亩,投资200万元的二道坊滑坡体灾民安置点——“移民新村”的首批31户灾民全部搬进了18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这是县、镇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又一民心工程,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全省重点滑坡村——城关镇二道坊村,去年8月下旬连续遭受暴雨袭击,使全村20公里路段的三面山坡出现整体滑动,地基沉陷,房屋墙体开裂,直接导致68户人家需搬迁避险。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城关镇迅速成立了以镇委书记吴善兴为指挥长的抢险安置指挥部,并紧急调集106名机关干部和公安干警,组成7个应急抢险队,采取包户包人的办法,帮助群众统一转移到安全地点。
  在二道坊村,群众议论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是灾后重建。县、镇领导多次来这里调研,与干部群众共议发展。决定总投资500万元,占地57亩高标准建设“移民新村”,于去年9月13日破土动工,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解决该村68户滑坡体迁出农民的住房问题。城关镇集中部署了移民安置工作的时间、办法和步骤,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规划宅基地、平场和排水;统一制定建房标准、质量要求和式样;统一施工和验收;统一调整耕地,保证水、电、路通畅。至今年6月底,首批31户占地30亩,投资200万元的移民新村建设全面竣工,并建设一条长380米,宽3.5米的防洪大堤,以确保移民新村的安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灾情发生后,城关镇所辖单位100多名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共捐献1.5万元支持灾民重建家园,县公安局将位于朱家湾的原二看守所12亩场地和24间房屋无偿划转灾民临时居住和建房;县水务局投资300万元为移民新村建河堤380米;县供电公司义务架通工程用电和照明线路;县法院、民政局、县工会等单位纷纷捐款捐物……与此同时,城关镇还采取党委班子成员,镇村干部上下联合,实行“手拉手,一帮一”的办法,帮助灾民们跑资金、拉材料,贴墙砖,党员干部为16户建房户担保贷款34万元。(陈昌荣)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