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在服务“三农”中塑造自我
发布时间: 2006-09-01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县供销社服务新农村建设纪实
党世根 杜共伟

 


  8月中旬,在宝丰镇喻家塔、侯家湾等村的田间地头,闪现着供销社干部的身影,这是宝丰供销社干部与武汉山绿集团基地公司在作洋芋基地发展规划,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
  近年来,县供销通过综合改革社逐步把企业和职工推向了民营。但对农村服务阵地却牢牢抓在手中,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实现了供销社的二次创业。
  超市进农家-购物新感受
  走进柳林乡老码头“新合作超市老码头综合店”这个农家小超市里,自选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农民不出村,不进城,就能购到必需的日用品。外出打工回来的农民说:“这种感觉在城市里才能找到。”为了建设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县供销社围绕国家商务部提出“新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目标,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在全县各乡镇发展农家小超市400个,逐步实现每村都有小超市、农资放心店、农产品经纪人、再生资源回收点。形成上下连锁、纵横连接的网络体系。目前,县供销社已建立了38家农村小超市,。
  农资放心店-商品无假货
  在擂鼓镇红岩村有一个让远近农民都信得过的商店,这个店挂有三个醒目的牌子:“县农资协会”、“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兴合农资放心店”、“新合作超市红岩综合店”,这原来是擂鼓供销社红岩分店,改制后法人代表朱明春个人买下来,联合全县的化肥经销大户和农枝站成立了全县第一家农资协会,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开展公平竞争,打击假冒伪劣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向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农资商品,维护农民利益,同时,加盟十堰市兴合农资有限公司,成为兴合农资的连锁放心店。朱明春每年经营化肥5000吨,农忙季节送肥到田间地头,深受农民欢迎。目前,全县已有“农资放心店”22个,经营农业生产资料1800万元,占全县农资经营的80%。
  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载体
  近年来,县供销社紧紧围绕全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建立了药材、茶叶、天麻、蔬菜、粉丝、农资等类型的专业合作社16个,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宝丰供销社依托武汉山绿集团基地公司,建立了洋芋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引进“内蒙古克星三号”洋芋种,提供给农民种植,签订了产销合同,制订保护价收购。2004年在宝丰喻家塔、侯家湾、曹家湾三个村试种250亩,亩产达到5000斤,使农民增收35万元。2005年底,宝丰洋芋专业合作社又进种90吨,在宝丰镇发展种植面积3865亩,在擂鼓镇护架村发展2005亩,种植面积达到5870亩,发展社员2000多户,专业合作社聘请武汉山绿集团技术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供销社还为农民提供防虫治病配套服务。今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洋芋亩产仍达到3500斤以上,收获洋芋2055万斤,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加收入575万元。
  驻村帮扶-水乳交融情怀
  县供销社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驻村帮扶献爱心活动,与农民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怀。该社帮扶联系点是宝丰镇韩溪河村,几年来,共投入资金5万元,投入物资拆款7.6万元,为该村新修通组公路2.5公里,复修公路3.5公里,修建水泥路4公里,修复引水渠2.7公里,新建一座“连心桥”,同时组织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16户,为困难群众捐衣物300余件,为村小学捐桌椅15套、作业本4000本,为村委会送办公桌、椅、会议桌20套、中小农具1000余件。今年为配合新农村建设,该社又投入资金5万元,对农户房屋实行“穿衣戴帽”,外墙全部涂上红白相间的涂料,或贴红白相间的瓷砖,统一建沼气池,在房前屋后栽树种花,绿化庭院。
  近年来,县供销社围绕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不断想方设法为农民增加收入,使供销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重塑了“新合作”的良好形象。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