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里热得像一个大蒸笼,工人们没有叫苦,依然精神饱满地操作着机器,一袋袋不同类型的肥料顺着加工流水线进入仓库。这是8月28日,记者在由原破产的县化工化肥公司重组的市木雁化工、县八一肥料、县益丰复合肥三家私营企业厂房里看到的惊喜场面。县益丰复合肥厂经理说:“‘十一五’开局之年有这种好的发展势头,是改革改出来的!”
企业改制盘活了
我县新一轮企业改革,始终坚持以盘活企业为核心,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县域经济民营化为基本取向,克服了重重困难,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原县化工化肥公司在没有改制前,年年亏损,直到破产。县企改办通过调查研究,在今年3月底将该公司重组为市木雁化工、县八一肥料、县益丰复合肥三家私营企业。重组后,三家企业共投资200多万元进行了厂房、设备和技术改造,8月上旬试产成功,预计在年底重组的三家企业税收可达30万元。
截止目前,全县国有、集体企业已有100多家改制到位,通过改制盘活企业近90家,吸引了不少县外客商纷纷来我县考察,投资置业,新办企业总投资达到数亿元。改制后,这些企业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均有显著提高。
农业改种丰收了
水田平整好后,一改过去请七八个工人埋着头一蔸蔸地栽秧,而只需要一两个人提着秧苗向秧田里一抛撒就可以了,这种“抛栽”比“插栽”亩平增产70多公斤。这是今年我县“科技入户抓示范,特色产业抓效益”大力发展农业改种的主要做法之一。
栽种,科技先行。春播期间县农业技术人员直接深入农户,将科技种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目前已经发展水稻“抛栽”技术7000余亩,漂浮式育烟2.2万亩,高产茶叶1万亩,发展地膜玉米、洋芋、油菜等粮油作物达到100万亩。品种,品牌为主。为了进一步将农业经济作物打入大市场,我县在农业种植上走品牌之路,倡导“绿色、健康、安全”的种植理念,从传统的农业思维中解脱出来,已新建以肚倍、木瓜、金银花、笋竹两用林等为主的林特产业2.5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虽然今年夏季出现大面积的干旱,但粮油等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收成较好。
税费改革富裕了
“农村税费改革,老百姓越来越富裕了。”这是农民经常说的一句话。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自农民种地实现“零赋税”后,上半年发放粮食直接补贴和水稻良种补贴近百万元,兑现落实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两百多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数十万元,还有退耕还林补助等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村级筹劳筹资日趋规范。通过较为完善的村级“一事一议”和村级“双代管”管理程序,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走上富裕之路的秦古镇农民李丰庆说:“如今农民负担减轻了,家家户户富裕了,农村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袁平凡)
企业改制盘活了
我县新一轮企业改革,始终坚持以盘活企业为核心,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县域经济民营化为基本取向,克服了重重困难,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原县化工化肥公司在没有改制前,年年亏损,直到破产。县企改办通过调查研究,在今年3月底将该公司重组为市木雁化工、县八一肥料、县益丰复合肥三家私营企业。重组后,三家企业共投资200多万元进行了厂房、设备和技术改造,8月上旬试产成功,预计在年底重组的三家企业税收可达30万元。
截止目前,全县国有、集体企业已有100多家改制到位,通过改制盘活企业近90家,吸引了不少县外客商纷纷来我县考察,投资置业,新办企业总投资达到数亿元。改制后,这些企业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均有显著提高。
农业改种丰收了
水田平整好后,一改过去请七八个工人埋着头一蔸蔸地栽秧,而只需要一两个人提着秧苗向秧田里一抛撒就可以了,这种“抛栽”比“插栽”亩平增产70多公斤。这是今年我县“科技入户抓示范,特色产业抓效益”大力发展农业改种的主要做法之一。
栽种,科技先行。春播期间县农业技术人员直接深入农户,将科技种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目前已经发展水稻“抛栽”技术7000余亩,漂浮式育烟2.2万亩,高产茶叶1万亩,发展地膜玉米、洋芋、油菜等粮油作物达到100万亩。品种,品牌为主。为了进一步将农业经济作物打入大市场,我县在农业种植上走品牌之路,倡导“绿色、健康、安全”的种植理念,从传统的农业思维中解脱出来,已新建以肚倍、木瓜、金银花、笋竹两用林等为主的林特产业2.5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虽然今年夏季出现大面积的干旱,但粮油等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收成较好。
税费改革富裕了
“农村税费改革,老百姓越来越富裕了。”这是农民经常说的一句话。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自农民种地实现“零赋税”后,上半年发放粮食直接补贴和水稻良种补贴近百万元,兑现落实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两百多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奖励资金数十万元,还有退耕还林补助等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村级筹劳筹资日趋规范。通过较为完善的村级“一事一议”和村级“双代管”管理程序,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走上富裕之路的秦古镇农民李丰庆说:“如今农民负担减轻了,家家户户富裕了,农村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袁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