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推进扶贫开发建设新农村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 2006-09-22 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大小:
打印
返回

扶贫开发结硕果 

    我县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山区贫困县,虽经《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政策的有效扶持,但仍是一个粗放型的农业大县、初级型的工业小县和拮据型的财政穷县。作为全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4年底,全县人均GDP2487元,人均财政收入1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9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24.9%、20%、61.8%和全国平均水平的23.7%、8.9%、60.9%。
    新阶段扶贫开发实施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坚持把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坚持瞄准式、参与式和开发式扶贫方针,紧紧围绕贫困群体,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不断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搬迁扶贫和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硕果累累。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05年底,全县累计新修、复修乡村公路3300多公里,新增通路自然村1350个;新修库、塘、堰、窖等水利设施15382处,新增灌溉面积21.97万亩;新建“三改一建”等为重点的生态家园8860多户;新建砖混结构农房6340户,实施安居工程13025户54.6万平方米;通过实施搬迁扶贫,5031户17978人搬离了生存环境恶劣地区;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1.8%提高到2005年的22.7%。
    ——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新修村组公路特别是通村水泥路建设,使广大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转变,结束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为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年来,全县共改造学校危房51134平方米,初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新建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室36处,新建村级图书室75个;17个乡镇新建了医院门诊楼,201个村配套完善了村级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启动,人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有线和无线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5%,比2000年提高31%;建成宽带信息网络,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率达到65%,比2000年提高45%;计划生育率达到99.16%;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46.8%。
    ——农民收入结构明显优化。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扶持下,通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到2005年底,全县新建以茶叶、肚倍、烟叶、山野菜、冬枣、木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56.5万亩;发展以生猪、郧巴黄牛、马头山羊和竹山大鸡等为主特色养殖,分别达到25万头、5万只和10万只,特色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1.5%,在农民现金收入中的份额达到35%。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7.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33.3%、92.2%,使特色产业收入、打工经济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彻底改变了农民单靠种粮的收入结构。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5元,比2000年净增543元;全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6.03万人减少到13.27万人,减幅达17.2%。 (袁斌 帅军)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便民服务
今日竹山云超市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热门
媒体矩阵
  •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竹山人大网手机版
  • 竹山便民服务
    竹山便民服务
  • 竹山特产云超市
    竹山特产云超市
  • 今日竹山报
    今日竹山报
  •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今日竹山网站手机版
  • 云上竹山客户端
    云上竹山客户端
  •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竹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竹山融媒+微信公众号
  •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
    今日竹山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