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县宣传思想工作纪实(上)
黄治荣
“新闻宣传再创佳绩,理论学习有声有色,文体事业果满枝头,文明创建享誉全国……”回眸2006年我县思想宣传工作,一项项令人振奋的成绩赫然在目。
这些骄人的成绩,标志着全县思想宣传工作者们竭诚服务县委政府发展战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收获了更多的硕果;凝聚着他们勇立时代潮头,着力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全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竹山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理论指导、精神支柱的更多心血和汗水。
强化导向抓造势,凝心聚力促发展
一年来,全县新闻舆论工作紧跟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精心组织宣传战役,有效地将全县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了建设生态水电大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来。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开展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各类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是县内新闻媒体始终承担的首要之责。他们精心策划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宝石暨女娲文化旅游节、我与文明同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六大工程、深化‘十星’创建、建设和谐文明新村”等一系列新闻宣传战役,形成了宣传强势,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消除了“杂音”,有力推动了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紧抓亮点显特色,对外宣传始终把提高竹山知名度当作必尽之责,主攻精品,有效推介了竹山,促进了对外开放。全县新闻宣传工作者以独特的新闻视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新闻敏锐性,大力报道身边的变化、身边的典型和发展成就,极大地提高了竹山的美誉度。一年中,全县在市级以上党报台发稿1437篇(中央级7篇、省级251篇、市级1179篇),用稿质量和数量位居全市县市区前列。这些稿件中,《“十星”文化--解读竹山模式》、《从满天星光到一枝独秀》、《竹山绿松石引出的财富话题》、《竹山经济与文化和谐共进》等一批扛鼎之作,在《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十堰日报》等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刊发(刊播),有力地宣传了我县文明创建、茶叶产业、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
强化学习抓提高,武装思想添活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宣传思想战线把强化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得力措施抓理论工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丰富了理论素养,增强了工作活力,提高了执政能力,促进了事业发展。
精选课题,学以致用。全县思想宣传战线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发展战略和阶段性工作部署,紧紧抓住关系全县发展的“竹山的发展战略‘建生态水电大县’中的水电开发、国企改制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发展招商引资、科学制订‘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发我县丰富矿产资源、做大矿电产业”等主题,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同时,县委和乡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带头落实,促进了决策部署更加科学化,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一年来,县乡中心组成员撰写调研文章500余篇,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166篇。
抓好指导,深入学习。全县以理论学习小组为主阵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专题,采取理论辅导、理论讲座、理论培训、送理论下基层、党团活动日等形式,狠抓县乡中心组和干部职工的学习,加大理论宣传培训力度,使学习有的放矢,确保了学习成效。去年,县乡共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社会理论辅导39场次,4万人次聆听了理论宣讲。《今日竹山》开办的理论专刊,定期刊发各级干部观点见解、学习心得,推动了理论学习交流,增强了教育宣传实效。
